“外卖诗人”王计兵亮相甬上教育讲堂:

梦想太大会拖住人生

不妨把它缩小成随身携带的爱好

王计兵现场朗读《母亲的身高》。

王计兵给学生签名。

烟火人间,诗意人生。5月13日,“外卖诗人”王计兵做客甬上教育讲堂·名家有约,与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的师生分享他的新书《手持人间一束光》。面对学生们清澈的眼神,王计兵金句频出。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张志龙 通讯员 施虹宇

如何面对出名:

坚持“人间清醒”

把送外卖与传递诗意类比

上楼下楼,步履如飞。抢单送单,左右互搏。每个小哥都是段誉或者郭靖,从憨憨少年修炼成绝世枭雄……行侠仗义者,不用十八般兵器,而是手持人间一束光。

——《手持人间一束光》

王计兵,江苏徐州人,外卖骑手,诗人。

他骑行16万公里穿梭于城市街巷间,目前利用送外卖的间隙已创作6000余首诗。2022年因一首写外卖员的诗歌意外走红网络,被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媒体广泛报道。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外卖诗人”。

出名后,王计兵一直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写作成名之路保持一种清醒的心态。“如果把我换成一个博士、硕士,或者是一个老师,在网上肯定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他认为这一称呼源于自己外卖员的身份与诗歌创作的反差,这种反差吸引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尽管标签让他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但他也担心这一身份会影响外界对他作品文学价值的客观评判。

央视蛇年春晚邀请了王计兵为歌星王菲的单曲《世界赠予我的》报幕,“生活给了我多少风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这让王计兵的热度再次上升。在回家的动车上,妻子问他:“你参加了春晚,成了名人。我们是不是马上要发财了?”王计兵沉思后回答:“你以前看低了文学,现在你又太高看文学。”

“事实上,我送外卖7年,写作已经坚持了37年。我从15岁开始外出闯荡,送外卖是我从事过最轻松的工作。”王计兵说,曾经的他喜欢写小说,后来他发现生活已经把日子揉成碎片化,特别是开始送外卖后,生活不再交给他大段时间,让他坐在那里去构思写一篇小说,他这才爱上了写诗。

比如,他在送外卖时捡了一件工装,为此写了一首诗:

一件崭新的工装,

被谁丢弃在路边的草丛上?

像是刚刚剥落了的一张炫目糖纸。

现在我穿着它,

在昆山的大街上送菜。

就像一粒药片,

包裹上一层糖衣。

他以幽默的方式接纳了“外卖诗人”这一称呼,将送外卖与传递诗意类比,“送外卖不仅是职业,也是一种诗意的传递方式。”如今,写作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送外卖,但王计兵没有放弃这份职业。他用穿梭在城市水泥丛林的机会,继续观察着这个人世间,继续写作。

开解自己和子女:

做最努力的自己

一切都是最好的结果

原以为人生是一个个线段,先由父母画,再由自己画,最后孩子画。画着画着这一生就结束了。

后来发现人生是一支铅笔,总是留下一个铅笔头,捏又捏不住,画又画不出,只能攥着、捧着、捂着,在那里无助地哭。

——《清明节》

今年,王计兵57岁。父亲母亲已经故去。亲情,成为新书中一个重要的篇章。“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要耗尽这个人一生的等待。我们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心中就有不同的父母形象。我一直坚持认为我理解我的父母,直到他们从人间离开,我才知道一个人其实对另一个人始终有个距离,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爱是不对等的。”他说。

作为诗人,王计兵的回忆也充分体现了诗人将生活的细节变成文学细节的特点。回忆母亲,他把对母亲的遗憾具象成了身高:“身份证上没有记载,户口本上也没有记载,我只记得小时候……割麦子的母亲低于麦草,拉车的母亲接近路面。母亲也到学校找过我,从初二教室窗口,露出一颗头颅和半个肩膀……回忆这一生,我居然不知道母亲究竟有多高。”

在现场,宁波作家午歌作为主持人采访王计兵: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我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受到了我父辈的一些影响。”王计兵说,他很少坐下来和子女聊天谈心,“那样的聊天我会觉得很局促,会感到不自在。当然这是我做得糟糕的一部分。”王计兵的回答很接地气。他说,后来他和孩子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做最努力的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结果。

大女儿要读书的时候,江苏昆山实行积分入学。“按照条件,我们家是拿不到积分的,所以不能读公办学校。我就用了贷款,把孩子送进了国际学校,让她去读书。”

王计兵的努力,并没有像小说和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结局完美:老大读的中专,老二读的是大专,大专毕业参加工作,现在在家里自学读专升本。老三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今年读大三。

“我给他们的要求是:只要你们感觉自己尽力了。哪怕一个明星班45个人,还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你只要做到‘自己努力了’就可以了,也不要太苛求生活的结果。生活和生命之间永远存在着这种不公平性,但一定要打破心中这个壳和隔膜,坦然地面对,这才是最好的生活。”

勉励毕业生:

梦想太大会拖住人生

不妨把它缩小成爱好

现在是打工的淡季,一个拖着行李的人经过小区,围上来一群二房东。让我想起当年我们围着老板。不同的是,这些二房东每个人手里,都攥着大把的房卡和钥匙。而我们随身携带的,是大把的年龄和力气。 ——《二房东》

王计兵15岁出门闯荡,在新疆打过砖坯,在山东烧过砖窑,收过破烂,也送过外卖。他做过最多的工作,是力工,“就是蹲在街头等待老板招人扛活的那种。”

当天讲座现场,坐满了来自学校的师生。其中很多人即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未来会有什么风雨?又该怎样在未来的日常工作中,去寻找生活的诗意?王计兵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同学们送上了一次心理按摩。

“当我们离开了学校,走进社会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会被迅速拉开。因为我们的工作岗位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有好运气。你可能找了一份工作特别不适合你,但是为了生活,你又不得不从事这份工作。”王计兵表示,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要做的是在内心构建自己的人生,“生命是没有距离的。不是所有的翅膀都可以展翅高飞,低速的飞行也是飞行。我们要的是对生命的这份尊重,还有每一个人对自己内心的这份坚守。它会支撑我们的内心,会支撑我们的一生,会找到生活的幸福点。”

王计兵建议大家要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爱好。“梦想太大会拖住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迈不开步。把梦想缩小成可以随身携带的爱好,它能陪伴我们一生。”回顾自己的前半生,不论做那种工作,王计兵都不曾放下写作。在山东砖窑,王计兵写完东西就念给工友听,读完,那张写着字的纸就会被扔到灶间,成为第二天工友生火做饭的引火纸。

未来,不管孩子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朝九晚五还是加班加点,生活都可能呈现出各种形状的固态,没得选择也不好改变。“但是爱好是液态的。当我们致力于过好自己的固态的生活,液态的爱好自然会填满我们生活。生活是一种山水相依的方式,我们会活得比较松,比较精彩,就能活出自己人生的风景和诗意。”

2025-05-16 不妨把它缩小成随身携带的爱好 “外卖诗人”王计兵亮相甬上教育讲堂: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14332.html 1 3 梦想太大会拖住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