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周推出一个主题词活动

让孩子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漫画 严勇杰

对于班主任而言,每一次带班都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温暖的旅程。宁海县岔路镇初级中学的吴碧瑜老师推出“一周一词”活动,以一个个富含深意的主题词为纽带,串联起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为学生们搭建起成长与发展的平台,让班级这座“小宇宙”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班级的故事

新组的班级,如何快速汇聚班心

在我们学校,到了初三,学校会按照学生的实力水平进行分班,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初三班级重组的第一周,新的班级充满了陌生感。同学之间交流甚少,课堂上气氛沉闷,部分同学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压力,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此外,部分同学会形成明显的“原班级小团体”,课间走廊里、食堂排队时,都是旧班同学扎堆,新同学间几乎不交流。集体活动时,学生参与积极性也不高。

我深知,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第一时间与八年级时的几位班主任联系,获取了许多宝贵的信息。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同学们在新环境中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于是我推出“一周一词”活动,每周给出一个“主题词”,如“拥抱”“团结”“诚实”等。周一,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场景,具象化解读主题词,并发放主题词卡片辅助理解。

同时,我结合班级问题拆解目标,提出本周微行动,还会示范主题词日记开头。周五,学生以口头分享、书面反馈、小组共创等分层形式进行总结,随后教师提炼班级进步点,预告下周主题词并设置开放式问题。通过“教师锚定方向——学生自主生成——集体强化认知”的闭环,确保活动可落地、易执行,且每周的主题词都紧密契合本周情况或被赋予特殊含义。

我的做法

把握班级动态,定制成长主题词

第一周的“拥抱”主题词,旨在引导学生拥抱初三这个新的阶段,勇敢迈向未来。用“小林主动帮新同学捡起掉落的课本”为例,解读“拥抱新环境从微小行动开始”;随后邀请学生在便利贴上写下“我想拥抱的新变化”,贴在“拥抱墙”上。

同时发放“时光信纸”,让学生写下对初三生活的期待、此刻的困惑、未来的目标等,投入“班级时间胶囊盒”密封,约定中考后开启。同步发放印有班主任寄语的主题词卡片,让学生感受师生共同迎接初三的温暖氛围。

我还在班级黑板报中开辟一块“教师寄语”区域,邀请每一位任课老师依次给孩子们送上一段话,或激励,或鞭策,或祝愿,为同学们迎接初三生活提供不竭的动力。

第四周恰逢校运动会举行,我就开展了“团结”主题周,借此设置班级啦啦队、后援团、新闻组等,希望通过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次校运会,同学们分工明确,参赛同学刻苦训练,后勤同学积极准备物资,啦啦队同学精心编排加油节目,大家齐心协力为班级荣誉而战,最终取得团体分数第二名,赢得了奖金,更赢得了团结心。

合适的主题词能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班级,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然而,当班级里传播着一些同学谣言时,孩子们之间关系变得有些紧张了。于是,我及时调整策略,将本周主题词加了一个“事实”,形成双主题词,并在疏导课进行“传声筒”游戏。

疏导课是班主任利用中午午自习后的15分钟时间,围绕学生学情开展德育教育、学习习惯培养指导或组织团体游戏。

游戏中,同学们发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无心的传播却扭曲了事实。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深刻明白了尊重事实,不传谣、不信谣的道理。

孩子的故事

帮助“沉默少年”寻回自信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仔细了解学生信息,以便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小金(化名)一直担任班长,管理班级认真负责,但也因此不被一些同学理解。她在维持班级纪律时,常常因严格要求而遭部分同学抵触,这使她内心产生了自我怀疑。进入初三以后,尽管继续担任班长一职,但她变沉默了。曾经积极组织班级活动、主动发言的她,逐渐变得退缩,不再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次演讲比赛,我趁着指导她时,与她进行了深入交流。她坦言现在的自己不够优秀,学习上也没有做得很好,尤其在数学和英语学科上感到吃力,也觉得自己管不好班级,此时,我明显感觉到她的不自信以及学习上的压力。

与此同时,我留意到小浩(化名)总是穿着短了一截的秋装校服,在炎热的夏天也不换夏装。在一次课间询问后得知,他家是重组家庭,父母不在身边,跟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只在周末偶尔来岔路看望,对他关心甚少,还总以成绩评判他,连夏装短了也不在意。在学校里,小浩平常沉默寡言,课堂上总是低着头,眼神躲闪,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和同学相处时也总是默默在一旁,不敢融入。

我的做法

洞察心灵困境,巧用主题“密钥”

面对小金和小浩的情况,我陷入思考。小金的不自信源于外界的否定和自我怀疑,小浩的孤僻则是家庭关爱的缺失所致。我想借助“一周一词”活动,以主题词为指引,洞察他们心灵的困境,挖掘他们内心的正向力量,锚定助力他们成长的方向。

结合“自信”主题词,我采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问小金:“很多班委在班级管理中也有无奈和犯难的时候,但是面对演讲比赛推荐谁,大家异口同声推荐你,你是怎么做到的?”

通过“一般化”她的问题,让她产生被理解的感觉,引导她回忆起自己在演讲方面的优势——喜欢演讲,小学时参加很多比赛并获奖,同学们说她声音好听、有穿透力。

我在“自信”主题周时,向同学们展示她比赛时的照片,进一步肯定她,将演讲带来的自信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同时,在“责任”主题周时,我调整了班委职位,让她担任学习委员。她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和我商量学习任务安排,组织学习小组,不仅自己变得自信开朗,还带动了班级的学习氛围。

对于小浩,我结合“关爱”主题词活动,在与他爸爸的沟通中,列举小浩的闪光点:“小浩虽然基础薄弱,但是课堂笔记做得很认真,字也写得端正清楚,语文课上还主动回答问题了。卫生打扫干净细致,不怕脏不怕累,同桌身体不适时,他马上帮忙清理。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对他的未来有信心。”小浩爸爸的态度逐渐转变,开始关心孩子。

在“团结”主题词活动的影响下,我鼓励小浩参与班级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帮助和关心下,他逐渐变得开朗,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融入集体。

班主任说

教育是一场温柔而坚定的守望。“一周一词”宛如一串璀璨的珍珠,串联起班级的成长与学生的蜕变。从“拥抱”新环境,到“团结”凝聚力量,再到“事实”教会明辨是非,以及“自信”“责任”“关爱”等主题词的渗透,我们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收获。

“一周一词”不仅是班级文化的载体,更是我引领学生成长的有力工具,用“心”动力去点亮每一颗“星”,让他们在成长的天空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2025-05-09 她每周推出一个主题词活动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12912.html 1 3 让孩子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