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书香正浓时。《名师面对面》栏目聚焦阅读话题,相约宁波市语文名师,探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对孩子,我们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记住了!”节目播出后,许多家长表示收获良多。
此外,临近中考,数学和科学如何备考也是广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名师面对面》栏目邀请了数学与科学学科的名师,为大家指点迷津。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林桦
四月第一期
《中考临近,数学和科学如何备考提分?》
问:2025年的数学中考,难度是否会与2024年一致?
答:今年虽然是全省统一命题的第二年,但许多工作仍在摸索中,需要不断完善。从目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传达的精神来看,2025年中考数学命题遵循的基调仍是“平稳过渡、有所创新”。
所谓“平稳过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试题难度上平稳过渡,与2024年基本持平,难度系数在0.78左右,这个难度相对我们宁波考生来说应该还是很有亲和力的,请广大考生不必过度焦虑。二是试卷的题型、题量和分值的分配上平稳过渡,与2024年相比,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同学们可以关注2024年中考试题,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编写的100道样题,或许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或获得一些感悟。
至于“有所创新”,在哪方面创新?怎样创新?这就要看命题人的教学理念和兴趣爱好了,但不管怎样创新,毕竟是在“平稳过渡”这个大前提下的创新,同学们不必过分担心。
问:2024年科学全省统考试题在命题思路、知识覆盖等方面展现出了哪些特色?基于2024年科学中考命题导向,2025年科学统考难度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答:全省统考试题的命题依据是2022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省统考前,宁波考生与家长比较担心教材版本差异会不会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从本次省统考命题来看,对宁波考生没有实质性影响,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基于真实情境强化综合探究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控制变量、建构模型等科学方法,结合文字、图表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学生逻辑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试题的特色可以说是“难度适中,重视基础,凸显实验,融合创新”。
基于2024年科学中考命题导向,2025年省统考命题可能会在保持难度稳定的基础上,考查题型基本不变,考查重点难点要关注新课标中的要求,2025省统考会适当提升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试题的命制,但这并不意味着难度会有所上升。
相信每位考生只要认真落实每个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一定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
四月第二期
《为什么孩子读了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
问:是不是读了很多书,就一定能写好作文?
答:在节目开播的前两周,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的形式,老师们对宁波各区(县、市)部分学校的四、五、六年级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回收了有效样本826份。在问卷中,我们可喜地发现,有63.2%的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上,甚至有10%左右的同学,每天阅读时间达到了1至2个小时。但是认为自己读了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的同学占到了88.3%这么高的比例。看来“为什么读了很多书,还写不好作文”是高年级同学普遍存在的困惑。
我们不可否认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写作需要大量的词汇、句子,需要良好的语感,那么,这些词汇、句子哪里来?语感哪里来?就是从阅读中积累起来的。阅读是写作的必要条件,也是重要条件。
大量阅读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但仅仅有阅读量是不够的。有的孩子读了大量书籍,但缺乏将所读内容转化为自己语言、融入自己思考的能力,在写作时依然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无法清晰、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写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反复练习。
问:怎样读书,才有助于学生写好作文呢?
答:五年级《语文》上册有篇散文,是郭沫若写的《白鹭》。课文第一句就特别有意思:“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明明是鸟,怎么会是诗呢?而且是一首精巧的诗。作家的语言和我们平时的表达完全不一样,很有美感和诗意,是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的。
还有写白鹭的外形之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果然很精巧、很适宜。
其实,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文学大师的优秀作品,比如鲁迅、老舍、叶圣陶、丰子恺、冯骥才等。在学习课文时,同学们要善于发现作家语言的新鲜、精妙,与众不同。
五月《名师面对面》
新话题即将开启
主题:
中考临近,语文、社会和英语学科如何备考提分?
嘉宾:
张洁 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浙江省正高级教师、宁波市名师
陈红 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宁波市名师
忻万紫 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宁波市名师
主题:
劳动会影响学习吗?
嘉宾:
戴振锵 宁波市李惠利小学教育集团正高级教师、宁波市名师、宁波市骨干校长
沈敏 宁波市李惠利小学教育集团班主任、鄞州区“四有”好老师
陈莉 宁波市李惠利小学家长、402班蒋译萱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