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 的传统节日

山寺桃花 北仑区泰河学校409班 孙隽怡(证号2521060) 指导老师 林雅蓉

清明时节 海曙区高桥镇宋家漕小学404班 郑雅婷(证号2517180)指导老师 赵紫含

清明 海曙区海曙中心小学104班 王砚篪(证号2516366) 指导老师 章健宏

众多传统节日如繁星般闪耀,各自散发着独特魅力。春节,它是团圆的集结号,召唤着游子跨越万水千山奔赴家的方向;元宵佳节,大街小巷花灯如昼,人们手提花灯漫步其中,猜灯谜、吃元宵,共享阖家欢乐;而清明时节,微风轻拂,细雨如丝,人们怀着崇敬与思念,祭扫先人,在缅怀中传承家族记忆,感悟生命的延续与厚重。这些镌刻在我们血脉深处的传统节日,以其独有的魅力,牵系着过去与未来,共同演绎着生生不息的家国故事,构筑起我们的精神家园。

月是中秋圆

北仑区岷山学校305班

宋亦妤(证号2510387)

指导老师 张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倾洒,正是赏月的好时节。

院子里,一张折叠小桌上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豆沙的、五仁的、蛋黄的、莲蓉的,还有那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的冰皮月饼,每一种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不禁让我垂涎欲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甜美的月饼,谈笑风生,整个院子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我惬意地躺在椅子上,咬了一口蛋黄莲蓉月饼,沙沙的咸蛋黄很快在舌尖化开,真是回味无穷。抬头望天,那轮明月又大又圆,仿佛夜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银纱。它静静地悬挂在天际,仿佛也在聆听着人间的故事。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在月光的照耀下树影婆娑。一阵清风拂过,桂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向我讲述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

这时,月光比之前愈发明亮,爸爸妈妈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瞬间,并把它分享给了家人。

夜渐渐深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家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那份节日的喜悦如同那轮明月,长久地留在人们的心间。

中秋节

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301班

徐梓宁(证号2519711)

指导老师 黄王凤

有人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有人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还有人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而我最喜欢的是丹桂飘香的中秋节。

这天一早醒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跑到厨房,果不其然,妈妈已经开始做月饼了。我赶忙撩起袖子过去帮忙。做月饼当然要先揉好面团喽,我像捏黏土似的搓搓揉揉,很快一个面团诞生了,接着往里面放上我最喜欢的豆沙馅,再用模具按出形状,最后小心翼翼地放进烤箱,等到香气四溢的时候,月饼就大功告成了。

晚上,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在云层里遮遮掩掩,跟我玩起了捉迷藏。我带上亲手做的月饼和爸爸妈妈到院子里赏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秋节这天的月亮真的像个大玉盘,柔和的月光洒在院子里,显得格外明亮;洒在我身上,似乎给我穿上了一件洁白的纱衣。望着明月,我仿佛飘上了月宫,在桂花树下和玉兔赛跑,看嫦娥姐姐跳舞……

吃着月饼,赏着明月,沐浴着月光,这样的中秋节怎能不让我喜欢呢!

元宵节

宁海县西店镇中心小学301班

郑涵文(证号2519712)

指导老师 黄王凤

“正月初一闹新春,正月十五看花灯……”当这首儿歌在我耳边响起时,我知道元宵节就要到来了。

元宵节前一天,我和妈妈开始做元宵。我拿来一块面团,先把面团揉揉搓搓,捏成一个小碗形状,接着往里面放黑芝麻,最后把口合拢,就这样,一个黑芝麻元宵就大功告成了。

晚上,妈妈带我到前童古镇看花灯。这里灯火通明,简直是花灯的海洋。花灯形态各异:有的是小鱼形状,像在夜空遨游;有的是小猴子,抓耳挠腮;有的是小兔子,像要准备一跃而起;还有的是大公鸡,昂着脑袋随时准备啼叫……让人眼花缭乱。突然,我看到有猜灯谜活动,上面写着“一个勤劳老公公,每天清早就上班,打一物”。我猜是太阳,翻过来一看,还真是太阳,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给我买了一个兔子花灯,它红红的眼睛就如宝石般绚丽,长长的耳朵伴着灯光一闪一闪,短短的尾巴像小球,嘴角上扬,在对我笑呢!

这真是既热闹又难忘的元宵节呢!

端午节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301班

杨昊轩(证号2522032)

指导老师 郑巧

有人喜欢喜气洋洋的春节,有人喜欢登高望远的重阳节,但我更喜欢粽香悠远的端午节。

端午节源于对屈原的纪念。他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因遭排挤投江殉国。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啃食他的身体,便向江中投掷竹叶包裹的米饭,之后渐渐演变成吃粽子的习俗。每到端午,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和妈妈一起包粽子。

清晨,妈妈总会把泡了一夜的粽叶铺开,青翠的叶子还带着水珠,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熟练地将两片粽叶叠成漏斗状,先铺一层雪白的糯米,再放上我最爱的咸蛋黄和五花肉,最后再盖一层糯米。

我学着她的样子想把粽叶折好,却总包不严实,糯米调皮地从缝隙里溜出来。妈妈笑着接过我手里的粽子,手指灵活地翻折几下,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成型了。系棉线时,她总会打个漂亮的蝴蝶结,说这样煮的时候就不会散开了。当厨房飘起竹叶混着肉的香气时,我想,这就是端午节最温暖的味道吧。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佩戴香囊等传统活动,都让这个节日格外动人。

过清明

◆清明在哪?在祭奠英烈的肃穆中,在软糯香甜的青团中,在踏青时的游玩中。

一进入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绿树环绕,就好像在守护着一位位烈士的英灵。陵园的中央,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矗立着,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显得十分耀眼。我们低着头默哀,随后绕着纪念碑慢慢地走了一圈,衷心地献上一朵朵白菊花。

包青团也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首先把艾草煮熟捣成泥状,然后混合到糯米粉里,最后包上馅料放入锅里蒸,这样鲜香可口的青团就新鲜出炉啦!一口咬下去,又糯又香,好吃极了。

吃完青团,我们来到公园踏青。公园里可真热闹,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露营,还有的在拍照。好一片春暖花开,岁月静好的景象。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它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必将延续到未来。

宁海县银河小学305班

俞思为(证号2519134)

指导老师 蔡霞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晨,我们一家人早早地起床,前往老家后山上扫墓。山路崎岖不平,蜿蜒曲折,但丝毫没有阻挡我们前行的步伐。一路上,风景如画,嫩绿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野花在草丛中竞相绽放。

终于到达墓地,大人们忙碌着,有的拿锄头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墓碑周围的杂草,有的用抹布仔细地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还有的拿出祭品一一摆在墓碑前。祭拜开始,我们一家人站在墓碑前,默默地鞠躬。

扫墓结束后,我们走进竹林,竹子高耸入云,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仔细观察,竹笋有的刚刚破土而出,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探出头来;有的已经长到半截,仍在努力地向上生长。我们挖了好几根竹笋,这可是春天的美味,鲜嫩可口,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

这个清明节,虽然有些忙碌,但特别有意义。扫墓让我们缅怀祖先,挖笋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北仑区绍成小学202班

陈弈凯(证号2521475)

指导老师 林冬艳

热闹的春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真多呀!有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有粽香四溢的端午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是热闹的春节。

正月初一的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我急忙穿上妈妈早就给我准备的新衣服,走到窗台前,准备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这时,我看到爸爸妈妈正在忙着贴春联,我急忙走上前去帮忙。春联贴好后,爸爸又贴了一个福字,可是奇怪的是爸爸把福字倒过来贴,我挠挠头疑惑不解地问:“爸爸,你怎么把福字倒过来贴呢?”妈妈温柔地说:“福倒福倒就是福到了。”我恍然大悟。

转眼到了中午,亲朋好友都到家里来。餐桌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有鲜美的螃蟹,有外焦里嫩的鸡米花,还有甜甜的汤圆等。当我们吃得起劲时,妈妈端出来一份宁波美食,那就是荠菜炒年糕。妈妈告诉我,年糕就是年年高。

“铛!铛!铛!”夜晚的钟声敲响了,我开心地拿出早已准备的鞭炮,兴高采烈地冲出家门,小心翼翼地点燃鞭炮。只听“嗖”的一声,鞭炮冲向天空,五彩缤纷,美丽极了。此时,原本暗淡的天空在烟花的点缀下,瞬间变成了彩色的。

放完鞭炮,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屋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海曙区横街镇中心小学305班

胡梓轩(证号2517363)

指导老师 胡耸萍

◆过年啦,过年啦!一年当中,我最期待、最喜欢的就是过春节。

除夕一大早,我就被灿烂的阳光给叫醒了。走到大门口,看见爸爸正踩在梯子上,双手拿着像火一样红红的灯笼,认真地往上挂。在外公的指导下,爸爸终于把六个灯笼挂好了。看着这六个高高挂起的灯笼,我立马想到了六六大顺。以前都是外公挂的,随着年纪的增长,现在已经由爸爸接手,这也算一种传承。

很快就到了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道道年夜饭被端上饭桌。红烧鲫鱼,寓意“年年有余”;家烧土鸡,寓意“吉祥如意”;大闸蟹炒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烧肉,外公把肉里多余的油炸成类似油渣的状态,肥而不腻,在嘴里越嚼越香。最绝的是把红烧肉夹到馒头里,红烧肉的香和馒头的软结合在一起,一口下去,简直是人间美味。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那就是收压岁钱。外公外婆像魔法师一样各拿出两个鼓鼓的红包,塞给我和哥哥。随之爸爸妈妈也加入了发红包的行列,一个个红包拿到我手软,拿之前还不忘说声“谢谢”,乐得全家喜笑颜开。

我最喜欢过年,因为这是个团圆的日子,它让我们在忙碌的日子里,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海曙区高桥镇望春小学303班

周子茵(证号2516906)

指导老师 应静娜

组稿老师 姚成伟

2025-04-15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08752.html 1 3 最爱 的传统节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