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科学家学术课堂”有续集了

二期12堂课,面向人工智能

“镇中科学家学术课堂”开班仪式。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的教授、研究员、博士生联袂走进镇海中学,每周一期为同学们授课,只为在学生们心中点燃科学的火种。

3月7日,“镇中科学家学术课堂”(第二期)正式开课,总计12堂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已经排出,当天,西湖大学讲席教授陈华一带来第一课——《数、形与抽象——数形结合的简史》。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张培坚 通讯员 曾昊溟

“‘镇中科学家学术课堂’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背景下,镇海中学的一种探索,希望通过科学家的授课,让同学们接触不同领域的科学前沿知识,从而发现、确立自己在科学方面的兴趣,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埋下一颗种子。”镇海中学常务副校长沈虎跃介绍。

镇海中学科学副校长、国家杰青、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汪爱英研究员在开班仪式上回顾了去年第一期学术课堂的情况,也介绍了今年第二期学术课堂的情况。

她说,去年第一期系列课程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效,同学们课后反响热烈,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去年的课程设置注重科学大领域报告和互动小实验的结合,同时紧扣国家战略服务和科技前沿分享。例如,宁波材料所的科学家们讲述了从神奇涂层技术到奇妙玻璃十问,从先进碳材料到新能源电池的报告,内容深入浅出,让同学们既领略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又体会到了科学家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西湖大学的博士生们则以课堂小实验、互动提问等方式,讲述了从原子结构到基因编辑,从炼金术化学到色彩斑斓光学,从芯片解析到温室效应的科学内容,点燃了同学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热情。

今年的课程结合当下前沿科学成果与高中知识体系,做了进一步升级优化。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西湖大学、浙江大学三个单位的教师团队,聚焦人工智能主题,安排了有科研专业深度和科学发现趣味的12堂课程,包括抽象算术几何、AI+材料、激光智能制造、高分子智能材料、柔性电子智能器件、生物人工智能等。同时,三家单位的实验室还将在寒暑假等假期为课程班同学开放,为同学们进一步做科研提供平台和指导。

西湖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国昌告诉现场的同学们,科学革命往往始于“天马行空”的追问。“今天的课堂里,希望你们保持这种追问者的姿态:敢于质疑课本,乐于动手实验,勇于把异想天开变成脚踏实地的探索。科学没有标准答案,但永远需要勇敢的提问者。”

在高中开设科学家学术课堂,来自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的梁秀波教授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随着DeepSeek、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国漫游戏等诸多领域的集中爆发,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模式已开始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未来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发展的想象空间极其巨大。在此背景下,镇海中学安排这样的学术课堂很有前瞻性,也很有必要。

2025-03-11 “镇中科学家学术课堂”有续集了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02915.html 1 3 二期12堂课,面向人工智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