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作业写得好,但一到考试就不行了!”这是最近宁波一位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遇到的困惑事。没想到,她跟周围同事一聊,发现不少学科作业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究其原因,竟是学生“借脑”了AI。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影响力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甚至学生写作业也可以用AI完成。这到底是孩子的“助手”还是“枪手”?老师、家长如何看待?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樊莹
案例
作业一股“AI味”
原来是“借脑”人工智能
“乍看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但字句之间带着浓浓的AI味,缺乏情感,有的时候甚至文不对题。”王老师是余姚城区某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上个学期,她曾怀疑班里个别学生在用AI“应付”作业。但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是怀疑。
直到后来,她布置了一篇主题为“观察生活”的作文作业,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结果收作业的时候,她发现班上一个男孩交上来的作文很奇怪,一方面文笔流畅,笔锋老练到完全不像这个年龄的孩子写出来的;但另一方面文不对题,越读下去疑惑越多。
于是,王老师把男孩叫到了办公室,询问这篇作文的创作过程,男孩支支吾吾没有明确回答。“这篇文章爸爸妈妈有没有帮忙修改过?”王老师追问。
这时,男孩突然回答道:“这是妈妈用AI改的。”
这个答案,让王老师哭笑不得。随后王老师联系了男孩的家长,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其实不是家长用AI改的作文,而是孩子偷偷用家长的手机登录AI智能平台生成了一篇作文,可能是输入口令的时候表述不够精确,于是严重偏题。
针对此事,王老师还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交流,没想到这样的事情并非偶发。“平时作业全对,一到考试全不会了。”数学老师也吐槽,个别学生为了省事,直接把数学题输入文本框中,等到AI给出答案后,再单纯地照搬了上去,前后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也正因为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这道题即便答案写对了还是不会做,一到考试就露馅。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关注。趁着一次午间休息时间,我在班上做了个匿名的微调查,究竟有多少人使用过豆包、DeepSeek等AI智能工具写作业?一般会在什么作业上使用,写作文、数学题还是其他?结果显示,班上三分之二的学生承认用过AI写作业,最多是做数学题,其次是写作文、做阅读题等。”王老师说。
在王老师看来,这样的现象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小学生对AI的认知度非常高,也愿意借助AI辅助来完成作业。”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让AI成为学习的“助手”而不是“枪手”。
家长说
担心孩子过于依赖AI
丧失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现在AI的功能很强大,只要把作文题目和要求“喂”给AI,只用十几秒,就能生成一篇作文。
有的家长为帮小学生完成实践类作业的设计,试图使用AI提高效率。“原本寒假作业中,有一个打卡博物馆的内容,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曾经想过翻出夏天打卡博物馆的照片,再通过AI生成一张冬衣的照片,应付一下作业,但后来还是决定放弃了。”万先生说,如果AI只是用来帮助学习的工具,可以视为利剑。但如果用AI当偷懒的工具,那就可能引发不好的后果。家长不能给孩子做错误示范,否则再好的教育都无用。
有的家长认为,用AI确实能提高辅导作业的效率。孙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四年级,她一般会让他借助豆包AI写作文。
“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孩子一时间想不起来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素材,不知道怎么写,我就会让他用AI找一下灵感。比如有一次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长大了》,孩子在AI的提示下,写了一篇自己在没有家长陪伴下独自放学回家的作文。”孙女士表示,以前没有AI的时候,常用单元教辅书来查找作文灵感,纸质书翻找起来自然没有现在用AI精准和便捷。
不过,也有家长表示,一方面,AI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效率,减轻家长的辅导压力;另一方面,他们担心孩子们过于依赖AI写作工具,会产生懒惰心理,丧失独立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一位家长表示:“我孩子现在写作文,总是要先打开AI写作工具,输入几个关键词,然后就等着它生成一篇作文。我跟他说这样不好,但他觉得这样很方便,还能得到高分。我真的很担心他以后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面对这种担忧,一些家长开始尝试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AI写作工具。罗先生给出的措施是:跟孩子一起使用AI写作工具,让他明白这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不是万能的。让孩子先自己构思文章框架,然后再用AI写作工具来提供一些素材和修改建议,而不是直接抄袭。这样既能提高他的写作效率,又能保证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老师说
作文中没有加入自己的想法
老师一定有所察觉的
记者采访了多位老师发现,其实每个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水平怎么样,都是了解的。
他们表示,其实学生们在网上“抄答案”不是AI出现后才有的现象,近几年,早就有一批软件成为学生们的搜题“神器”,只需要拍一张照片上传,解题过程就会全部呈现。如今,AI成为又一个搜题神器,只要在对话框输入内容,答案就出来了。有的孩子误以为自己理解了题目和答案就算学会了,其实是自欺欺人,一考试就露馅。
学生用AI写作文,老师能不能“火眼金睛”识别出来?宁波市名班主任、慈溪实验中学语文老师吕新辉表示,单看作文的话,老师很难辨识,但如果老师对学生足够了解,完全是可以识别的。
对于学生借助AI写作业的现象,吕新辉认为,学生可以用AI辅助学习,但不能依靠AI代替学习。辅助学习,就是把AI当作高级别的学习伙伴,学生可以向AI求助,用来丰富自己的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代替学习,就是学生没有以学习者的角色面对学习任务,而是向AI抄现成的答案,这显然对学习有害。
“就看学生会不会按照自己的情况修改,如果在作文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老师不一定能分辨。直接交上来,老师一定有所察觉的。”宁波市海曙中学英语老师龚迪颖分享道,真实的作文源自真实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是AI无法复制的。因为AI生成的内容往往较为浅显,所以无法触及人类情感的深层次——乍一看,真像那么回事,但读完就觉得味同嚼蜡,无法引起共鸣。建议学生利用AI工具拓宽思路,但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