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3日,鄞州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现场推进会在应麟书院举行,会上推出了“鄞启e智”科学教育品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特级航天员杨利伟通过视频送上寄语,为鄞州科学教育发展隔空助力。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蔡微波 林钢斌
解读:用“行动纲领”锚定科学教育新航向
2024年,鄞州区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作为宁波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市),鄞州在科学教育领域持续发力。
今年年初,《鄞州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正式发布。这份计划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导向,深植鄞州“院士之乡”的文化基因,提出“八个一”实施路径,致力于破解科学教育现存难题,全力打造鄞州科学教育品牌,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当天的会议上发布了“鄞启e智”科学教育品牌,鄞州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优治对这份“科学育人行动指南”进行了深入解读。
科学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育分”。科学教育不能窄化为知识的灌输或教学手段的革新,更不是单纯培养科技专业人才。其核心在于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范式,激发探索未知的志趣,最终形成尊重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这是鄞州推进科学教育的根本方向。
科学教育的实践路径是“融合”,而非“拼凑”。全社会的科学教育需要跳出课堂边界,打破学校围墙,将教育链、科技链、创新链对接起来,打造“全域科学教育生态”。
科学教育的鄞州特色是“协同”,而非“单干”。科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科文卫体融合发展的“教联体”机制,形成校内外相互沟通、资源高度共享的鄞州科学教育新格局。
李优治强调,这份行动纲领既是鄞州对省科学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的积极践行,更是为全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许下的承诺。
寄语:航天员、院士点燃“火种”,共筑科学梦想
会议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以及鄞籍院士黄震、郑纬民等通过视频发来寄语。
杨利伟表示:“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石,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待鄞州区继续发挥‘院士之乡’的特色优势,让更多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感受科学的魅力,在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据了解,鄞州已孕育出45位院士,动力机械工程专家、鄞籍院士黄震在视频中鼓励鄞州中小学生:“同学们,你们是时代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你们勤奋学习、敢于挑战,追求卓越,在鄞州这片沃土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当天,鄞州区华泰小学、应麟书院、惠风书院、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潘火实验中学等学校的师生带来了“星际芭蕾”无人机表演、“火焰掌”实验秀等科技节目,现场科技感拉满。
据悉,鄞州已打造了1个高水平的科学教师团队,培养出市科学名师4人,正高特级教师3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国家级金牌指导教师15人;创建了1套高规格的科学课程体系,全区已开设机器人、无人机、语言编程、科学探索4大类近60门课程,连续13年举办“科技节”,成为鄞州科学教育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