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初中科学名师,始终以饱满的教育情怀钻研课堂教学,拥抱教育改革,形成面向未来的育人理念与教学风采;他们热爱教学研究,一系列论文、案例、课题报告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公开发表;他们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助推区域教学改革深入。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整理
夏历
奉化区城北中学
市名教师
教育理念:用心教学,用爱育人。
从事教学工作25年,曾获宁波市名教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浙派名师、宁波市学科骨干、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等荣誉。
他勤奋务实,钻研课堂,围绕“教学评”一体化,以生为本,注重课堂生成的真实发生。近年来进行了40余次省、市、区级公开教学展示、专题讲座或论坛。2021年成立了宁波市夏历名师工作室,带领年轻科学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他善于思考与研习,撰写了20余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并且带领核心团队开展教学研究,省级课题结题2项,市级课题立项2项,6项课题获区级教学成果奖,被评为宁波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张慧凯
北仑区顾国和中学
正高级教师、市名教师
教育理念:知行合一。
他是有情怀的教师。把立德树人当作自己的使命,担任班主任时,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关心爱护,严厉不失温情,幽默却又贴心。走上管理岗位,又把教育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用心对待工作职责,用情凝聚人心所向。因其出色表现,获评“区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区政协委员。
他是有追求的教师。多年从教生涯,不断发掘自己的优势,追寻教育规律,叩问学科本质,把脉学生特点,逐渐形成思维严谨、以生为本、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参与各类公开课、讲座近百次。
他是有理想的老师。一直以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指导都是亲力亲为且不遗余力,将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与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被宁波市教育局聘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宁波市特级(名师)带徒活动导师。
罗小飞
慈溪市新世纪实验学校
市名教师
教育理念:给孩子成长空间,激发他们的无限潜能。
因材施教,她有自己的方法。转变学困生、提升中等生、培养尖子生,她常采用组内帮扶、组间竞争的学习模式。她会聘请班级里8-10名优秀学生为小辅导员,让他们各自与班里的中等生、学困生组建“学习共进团”,开展“难题解说”“学法交流”“课外实践”等活动,同时对各个“学习共进团”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考评。
她勤奋务实,钻研课堂,尤其是在复习教学(包括单元复习教学、大单元复习教学、大专题复习教学等)上很有心得,曾多次受邀开设宁波市级或慈溪市级复习教学公开课和专题讲座。她还撰写了10多篇有关复习教学的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期刊上发表,有关复习教学的课题也在宁波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
钟伟东
宁波高新区教研室
市名教师
教育理念: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首批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浙江省初中科学优质课一等奖,教育部优课获得者,连续多年参加宁波市科学中考命题审题工作。连续多年承担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任务。
任科学教师时,他钻研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概念,他注重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利用;他重视问题生成,在带领学生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任科学教研员时,他深入一线教学,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听课、评课、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组织研究课、公开课和观摩课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区域科学教育水平。
他主持、参与的多项课题获省、市级奖项。其中,主持的课题《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策略研究》获宁波市教研课题一等奖;参与的课题《创教联盟:提升区域创客教育内涵的探索》获浙江省教研课题成果二等奖;参与的课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的区域探索》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2021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詹全明
鄞州区云龙镇中学
市名教师
教育理念:让看得见的教育成为未来的风景。
他勤奋务实,潜心钻研课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执教的经典课堂《人的生殖与发育》被评为教育部优课,课堂教学幽默风趣,深受学生喜爱。
他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对待学有余力的学生,注重方法引领,让学生学会勇往直前;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重人文关怀,让学生克服困难找到学习乐趣。
他善于思考与研习,身体力行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一起搞科研、做示范。《学为中心视野下的生活实验在初中科学中的应用开发研究》等课题在市级获奖,《整合视角下“单元复习”的教学设计》等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