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路骑马到汽车飞机,从出行方式迭代到能源变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人循着好奇心,以兴趣和灵感引发创新,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对于一群正处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们而言,旺盛的好奇心同样是指引他们前行最好的老师。
1月16日,2025首届“长三角科创珠峰计划”青少年科创冬令营在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开营,为期五天。36位小学员进入营中,开启一场充满挑战、创新竞技和趣味的科创之旅。本次活动由宁波市教育学会、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宁波市海曙区关工委主办。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李晨
孩子们会经历什么?
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参加科创类的冬令营,充满了期待。
据介绍,在5天的营期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汽车发展历史、力学基础、车辆结构等课程,更将通过编程、工程建模等实操环节,帮助孩子们亲手组装一台小车并进行比赛,通过项目制教学模式培养孩子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团队合作、场景与技术的联系与融合等综合能力。
“目睹科技进步对生活的深刻改变,小时候的旺盛好奇心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转变为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作为未来的主人翁,我们将保持好奇,勇敢面对挑战,成为科创世界的探险家,在创新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科创冬令营成员、宁波市实验小学503班金承宇说。
开营仪式现场,宁波市教育学会会长张力鸣表示,此次科创营将重点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探讨、分享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合作的能力。本次科创营学员的选拔是优中选优,希望孩子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这段辛苦而快乐的时光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海曙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总督学许鹏浩向参与本次科创营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在座的同学们就是未来的主力军。李泽湘教授K12科创教育把对大学生的培养逐渐下沉到义务教育段,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冬令营,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想象力,感知科技、体验科技,并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创造。”
举行这次冬令营的目的何在?
许鹏浩口中的李泽湘教授,是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而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则是本次冬令营的承办单位。
2006年,从小喜欢航模、捣鼓无人飞行器的汪滔,在深圳的一间库房中成立了大疆;2015年,从中学开始接触机器人比赛的张峻彬来到李泽湘教授身边开始创业,并在四年后上线全球第一款全自动拖地机器人。
区别于死记硬背的苦差事,越来越多“走”出来的年轻人向我们证明,兴趣才是人一生的向导。
李泽湘认为,在人工智能的年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丰富,以记住知识作为教育、学习的目标已不再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不断投入、在与科技的接触中迸发激情,慢慢地产生一种为更多人开拓边界、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感——这正是今天的科创教育希望引导和培养的未来科创人才。
因此,李泽湘基于多年的创新教育、创业孵化与大量的企业实践探索经验,提出“科创珠峰计划”,将新工科教育贯彻到整个人才培养路径当中,连通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创业等各个阶段,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创思维、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而海曙区则是“长三角科创珠峰计划”的第一站。
“希望孩子们在科创珠峰计划的贯通培养之中,建立起工程思维、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并真正找到自己的热爱和激情所在,在承担时代使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目标。”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总顾问张国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