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日,也是鄞州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家校日”。该校今年的“家校日”活动已经办到了第19届,主题是“家”助力,“校”协同,“鄞”未来。在这个主题下,每个班级各自开展活动。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周瑾暄 李丹
孩子们“花式”表白家长
“这是我尝过最美味的大头菜㸆年糕了,谢谢孩子们!”在高二(6)班的教室里,品尝了孩子们亲手炒煮、亲手端上的这份冬至宁波传统美食后,有家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当天一早,班级几位学生代表来到食堂后厨,向食堂师傅们学习这道冬至美味的做法。洗菜、切年糕、烹饪,一道道看似简单的工序,操作起来却很费劲,这让同学们不由想起每天辛勤下厨的爸爸妈妈。这一次,换他们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
传统吟诵、职业规划演说、心理剧表演、歌曲《是妈妈是女儿》……美食之外,同学们还各种花式告白父母,现场,有家长潸然泪下,亲子间的爱默默流动。
“桀骜的青春期遇到唠叨的中年期,亲子关系总会遭遇很多困惑和无奈,明明是最亲密的关系,为何总是箭拔弩张?鄞高的‘家校日’活动为亲子沟通搭建了一个互诉衷肠的平台,让平日里的咄咄逼人转变为此刻的心平气和。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喊出爱,用行动表达爱。也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多点信任少些唠叨。”班主任李丹说。
班主任老师“现身说法”
“十年前,我也像你们一样,和家长一同坐在台下;而十年后的今天,我却站在了讲台上。”从曾经的参与者,到如今的组织者,2016届鄞高毕业生周佳树老师,如今已是高二(7)班的班主任,对于这个活动,他太有感触了。
“记得我爸说,‘家校日’活动后,我最大的变化是回家再也不会把门一摔,转头就一个人进房间待着了。”周老师现身说法,让现场的学生和家长多了一份亲切感。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大多有着独属于这个年纪的“桀骜不驯”,年轻的视角下,世界总是充满新的奇妙;而总把“为孩子好”挂在嘴边的家长们,在与青春期少年相处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沟通的困难,不擅长说“我爱你”的大人们,深深的爱只能化作无尽的唠叨。正如周佳树所说的,“家校日”为在亲子关系中彷徨的双方,架起一座以“爱”为名的桥梁,同时也是一场关于孩子们生命“主体权”的交接仪式,它告诉家长们学会放手,也教会孩子们换位思考。
此次活动中,不少家长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验,也有许多家长提出在处理“亲子关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这次“家校日”的举办,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意识到,爱是亲子关系永恒的正解,当双方坦诚相见,平日里的咄咄逼人就会转变为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