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张君青)近日,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向镇海蛟川书院发来感谢信,对学校在“走近郑哲敏先生——‘践行工程科学思想,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活动”中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蛟川书院师生长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表达诚挚敬意。
该实验室为什么要向蛟川书院发来感谢信?原来,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是甬籍两院院士郑哲敏先生创办并长期工作的科研部门,今年是郑哲敏院士诞辰100周年,宁波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蛟川书院积极参与。其间,学校还邀请了该实验室的研究员王一伟,为初二学生主讲了题为“水下的神秘力量——空化气泡”科普报告。
王一伟研究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水下气泡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军事、医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同时,他还与学校师生就科学家精神展开了探讨和交流,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学校收到感谢信时,正在举行校园科技节。在为期一个月的科技节中,学校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来自郑哲敏院士创办的实验室的感谢信,让师生们深受鼓舞。
蛟川书院校园科技节都有哪些活动?记者看到,学校综合楼的大厅里,展出了同学们的自然笔记、植物标本,那是学校为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举办的“自然笔记大赛”。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展现出了实证精神。学校还邀请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张海华为学生们传授自然观察和笔记记录的技巧。
11月16日,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前往镇海区气象局进行研学活动,大家学习气象知识,参观外场仪器,了解天气预测的奥秘。
面向初二学生的纸桥承重比赛,考验大家对力学原理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思维,还检验了团队协作能力。
12月6日,“一站到底”科学知识竞赛落下帷幕,4支队伍在决赛舞台上展开激烈角逐,展现了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敏捷的思维。
引进来,让同学们与专家对话;走出去,让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各项活动和赛事,提升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科技节上多样的科学活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科学的魅力,弘扬了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