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象山县天安幼儿园大四班 周之瑜爸爸
很多家庭,由于分工不同,妈妈陪孩子的时间会比爸爸多一些,妈妈与孩子的亲密度也远远大于爸爸。但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如何把爸爸这份舐犊之情表达出来?我想谈谈自己的家教思考和实践。
一个转变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这句话在老一辈中尤为盛行。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打骂孩子是一种常态。以前,每次我看到20个月大的儿子小鱼儿在马桶里洗手,在垃圾桶里找玩具,在家里随意大小便,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简单粗暴的“啪啪啪”。
刚开始,孩子害怕我,只要我一瞪眼睛,就好像接收到我传达的“无线电波”,低头、认错。初看,我的儿子好像很乖。直到有一天,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儿子看到我举起的手时,冷不丁冒出一句:“爸爸,老师说了不能打人!”
顿时,我陷入了深思。就连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我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现在的我仗着自己人高马大,欺负“幼小”,哪一天“幼小”长大了,是不是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或者我们自己呢?经过那一次的“反抗”,后来面对儿子的犯错,我放弃了“热暴力”,用讲道理、进步给奖励、爱的抱抱等一系列我所能想到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成长。
两处协调
“我实在没有时间陪孩子,我要赚钱养家!”“带娃是女人家的事情,我们男人管好工作最重要!”……这是许多爸爸关于不带孩子的一系列说辞,甚至为了不带娃假借上厕所之名玩手机玩个大半天,但是现在社会大不同,女性也需要在外拼搏事业。
有一天,儿子给我发了一段语音:“爸爸,我人难受!”听到语音后,我立马神经高度紧张,忙问他哪里难受。他哭丧着脸说:“我心里难受!想爸爸了!”
听完这些话,我思前想后,发现也许协调的不只是我和孩子妈之间的分工,还需要协调家庭和工作。自那以后,每周的工作日,我都会提高自己白天的工作效率,争取晚上多陪陪孩子。
趁着休息时间,我都会跟孩子聊天,聊一聊他在幼儿园里的趣事,畅想一下周末去哪里采风。一段语音,一个视频,给的是陪伴孩子的时间,更是表达爱孩子的心,告诉孩子:爸爸永远在你身边。
三口之家
“小鱼儿,去哪里玩啊?”“小鱼儿,饭吃了吗?”……每次路上遇到邻居的热情招呼,我儿子都会怯生生地逃避,我不由得犯了愁:一个男子汉,胆子怎么这么小?
我与孩子妈展开了关于“童年”的教育探讨。小鱼儿玩我们小时候的游戏:打弹珠、拆花绳、抓知了等。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也陪得笑逐颜开。我们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感受或者学到的新游戏,通过绘画、讲故事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孩子喜欢这样的作业,也愿意并敢于向别人表露自己的喜欢,在无形之间,小鱼儿变得开朗了。现在的他,看到邻居会主动打招呼,“我已经吃过饭啦。”“我要和爸爸妈妈去爬山。”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其实,育儿的圣地也是一亩田,种善种美种智慧,爱满心窝,父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