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张培坚)如何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培育合格的“数字公民”,是数字时代至关重要的课题。11月15日,2024宁波市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在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举行,活动主题是“网络赋能 智创未来”。
本次活动由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指导,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江北区委宣传部(网信办)主办,宁波银行为活动支持单位。
寓教于乐,网络世界“艺”起来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如今的孩子对于网络有怎样的看法呢?本次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结合了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的特色,同学们通过绘画、拍手歌、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现了他们眼中的网络世界。
在情景剧《智慧校园:网络科技的奇妙之旅》中,同学们演绎了网络科技在校园里的应用:戴上VR眼镜,就能探索古埃及的金字塔之谜;围坐在可旋转的智能课桌旁,老师正通过全息投影讲解课程;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学校食堂设计营养餐推荐系统……
同学们还将网络安全知识编成了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上网安全放第一。你拍二我拍二,不明链接不要点……”
“我们期待孩子们能在网络世界中自由翱翔,同时坚守道德底线,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字公民。”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小学部校长吕敏认为,要将网络文明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深刻理解网络文明的内涵和价值。
互动体验,科普讲座“嗨”起来
网络攻击存在哪些类型?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信息技术部副主任张巧龙通过视频展示、知识问答、AI互动等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绿色网络文明及网络安全公开课。同学们积极参与问答,现场气氛很“嗨”。
“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网站?”在张老师的描述下,互联网成了一座巨大的图书馆,而网站就像一个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这个看似平静的“图书馆”里埋伏着不少坏人,他们通过恶意软件攻击、网络钓鱼、破坏服务器等手段搞破坏。作为一名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张巧龙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小故事,并科普了如何安全上网的好习惯。
提升未成年人网络文明素养,宁波一直在行动。从2016年起,宁波市委网信办携手相关单位,连续8年开展绿色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足迹遍布全市15所高校、近600家中小学校,直接参与师生1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