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严利文)10月18日下午,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慈溪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组织开展《五融五美:县域校家社高品质协同育人研究》研讨活动,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宁波市教科所、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等单位的专家参会指导,慈溪市部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学校老师全程参加学习研讨。
研讨会上,慈溪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负责人严利文以宁波市哲社规划课题《五融五美:县域校家社高品质协同育人研究》为背景,围绕选题背景与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研究目标与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探索形成一个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县域校家社高品质协同育人的范式。
近年来,慈溪市不断强化设施建设,完善协作机制,丰富活动形式,构筑高质量的育人阵地,扎实推进“慈有优教”工程。2024年初,慈溪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制定出台《慈溪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改革创新工作,打造20所慈溪市协同育人实验学校(幼儿园),8所学校、村(社区)开展共育结对试点,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统筹,部门联动,村(社区)、校(园)全面覆盖,家长全员参与”的校家社协同育人“生态圈”。
慈溪多部门协同推进,组建教育、检察、妇联、法院、卫健、民政等各部门骨干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家庭教育专家智库,完善“和美”学生幸福项目清单,推进具身实践进程,实施幸福成长赋能工程,推动新时代家校共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赋能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研讨活动中,各实验学校老师就校家社育人理念、育人资源、育人空间等多维度融合,协同育人多样化平台的建设,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深入交流,寻找推动校家社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举措。
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和交流后,从课题的现实意义、问题的研究指向、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及成效亮点的突出表达等方面提供了详实有效的指导,按照“设计—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反思—修正”的路线,明晰每个阶段的要点工作,将研究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接下来,慈溪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将以课题研究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以科研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协同机制,激发协同动力,创新协同形态,为实现校家社高品质协同育人提供慈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