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金挺)9月的宁波奉化伏虎山,香榧遍野,果熟蒂落,在这片浙江省连片面积最大的“集体”香榧林中,有近30%进入产果期,约15万斤鲜果等待采摘晒秋。
以往的“采摘大军”都是山下的锦溪村村民,但今年多了一支新鲜力量,他们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的大学生们。国庆前夕,21名学生在3名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爬上海拔500米以上的伏虎山,以香榧林为课堂,拜农民为师,在劳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9月山上天气转凉,成熟的香榧果皮就会‘炸开’,‘炸开’的说明熟了,没‘炸开’的要过几天才能采摘,如果不能‘炸开’,就是坏果了”。村民应海方和王家飞被请来担任此次课程的“劳动导师”,有着11年香榧种植经验的他们,手把手带着大家动手采摘,帮助同学们认识这个国内特有的珍稀干果树种。
“一颗香榧果要多长时间才能成熟呢?”一名女生问。
“要三年。”应海方指向身后的香榧树,给同学们讲起了这段荒山变“金山”的故事,“香榧树从栽下苗木到挂果更要等上至少十年,这些年来幸好有你们城市学院的科技特派员专家在一路指导,没有他们的技术改良,我们的香榧树也不会提前六七年就挂果,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呢。”
2007年起,宁波城市职院开始结对帮扶奉化锦溪村,派送科技特派员,从此产生了“鱼遇水”般的效应。2010年,学校科技特派员指导嫁接种植100多亩香榧树,次年东扩300亩,2013年遇到高温灼伤风险,一剂“保水施肥改土搭棚”的良方让锦溪村香榧林渡过难关,当年产出鲜果5000多公斤,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之后扩大产业,但又面临香榧树病虫害多、管理难度大、成活率低等问题,学校科技特派员再给出一套“香榧林下套种珍贵药材黄精”的解决方案,经过长达5年的引种驯化、种源培育、试种及扩繁,让成活率超过95%。如今,锦溪村种植香榧树2500多亩,已然成为全省最大的“集体”香榧连片种植基地,村子也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香榧名邨”。
“让我们的同学来到锦溪村采摘香榧,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还是弘扬科技服务精神、续写学校与锦溪村结对情的思政教育课。”该校商学院教师刘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