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分,爸爸把一只螃蟹夹到了女儿的碗里,女儿立马把这只螃蟹“丢”回爸爸的餐盘,然后喃喃道:“我才不要拉肚子呢!”无论我们怎么解释,她都一口咬定吃螃蟹是会拉肚子的,最后还甩出了证据:那天你俩不是说奶奶吃螃蟹拉肚子了吗?
事实上,奶奶那天是吃了生腌的蟹糊因细菌感染导致急性肠胃炎。看来,女儿时刻关注着我们的闲聊——这小小孩的肚子里藏着一颗“八卦之心”。更惊讶的是,对于八卦的内容,她还深信不疑!
既然孩子喜欢通过大人的聊天去认识世界,那么我们就把这颗“八卦之心”好好利用,让她在“偷听”中建立自己的三观吧。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场景:
针对女儿有个抠肚脐眼的坏习惯。一天,女儿在看书,我跟爸爸在边上说:“小张的儿子肚子里有炎症住院了。”
“啊,这么严重,为什么会发炎?”爸爸一脸疑惑。
我用眼睛余光瞟了女儿一眼,那贼亮的小眼睛正滴溜溜地从书本转向我们这边,双眼相视的瞬间她又迅速把目光收回,重新投向书本。
“还不是因为一个坏习惯。”我故意压低了声音。
她随即停止手中的动作,书也不翻了,装出一副认真阅读的模样,耳朵却实诚地往这边竖着。
“抠肚子呗。嘘——”我的声音更小了,“唉,好担心女儿……提醒她又要嫌我唠叨,这是说还是不说呢?”
爸爸“认真”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
那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女儿的两只手一会儿伸进被窝,一会儿又拿出来放在两耳边,变换了很多姿势,却破天荒地没有再去抠肚子。
声东击西,没用一兵一卒,就把这一困扰我们好久的难题轻松解决了。
此后,我俩常常戏精附身,今日演双簧,明日来段“二人转”,接戏时是满满的默契,将这一“旁门左道”娴熟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是在微信里聊,背地里表扬她,却又会“不小心”让她看到;有时候是电话里装作聊天,当然估算好了孩子的听力距离。一次次,总是会收获大大小小的惊喜。
后来,偶然翻了《社会性动物》一书,里面提到了类似的案例,大意就是人们更容易接受他人非刻意讲给他们听的话。果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育儿方法,就是——‘八卦’!”
当然,孩子会慢慢长大,八卦“行骗”也有保鲜期。那么在这保鲜期内,让我们抓紧时间实践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