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不尽如人意

是孩子“不领情” 还是家长“讨人嫌”?

赵同学参加航空航天主题夏令营。

郑梓翔在凉山体验彝族火把节。

镇明中心小学的同学们结伴参加水道漂流。

家长想带孩子“行万里路”时“读万卷书”,可有些孩子只关心博物馆里的文创棒冰什么口味,景区门口的蚂蚁是从哪里爬出来的,还嫌弃这么热的天带他出门排队。期待满满的亲子游,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样的旅游值不值?亲子游怎样才能皆大欢喜?对此,记者近日采访了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倾听了孩子们的心声。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万建刚

家长的困惑

我想带他感受人文历史

他却关心景区门口的蚂蚁

“我再也不想带孩子去旅游了!” 刚刚亲子游归来的周妈妈近日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的“狠话”。

此次亲子游,周妈妈约了孩子同学的妈妈,带着小周去了一趟绍兴。越王台、兰亭、鲁迅故居、书圣故里、周恩来故居……出发前,周妈妈精心做了攻略,两天一夜的自驾游安排满满,她期待着孩子会有众多文化知识的收获。

可是,计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孩子对这些景点兴味索然。“我给他准备了鲁迅的书,希望他空闲时看看,但他翻都懒得翻,只想和同学聊天、玩游戏。”周妈妈说。

到了越王台,周妈妈想带着小周重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小周趴在景区门口的地上看蚂蚁,拿着吃剩的饼干足足喂了20分钟蚂蚁。

周妈妈想让孩子跟着课本游百草园、三味书屋,小周却一路抱怨天气热、不好玩,吵着要回酒店。面对周妈妈时不时的“考题”,小周十分不耐烦地说:“这些都是你喜欢的景点,我是被你拉来旅游的!”

周妈妈一路忍着怒火。原本计划的五个景点,最终只去了两个,打乱了旅游计划。

周女士告诉记者,每次旅途中,都会和孩子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比如,让孩子回到酒店后写一篇游记,他就不愿意;在博物馆里让孩子认真看文物介绍,孩子却没兴趣;在旅途中还要跟孩子上演手机争夺“大战”。

记者发现,身边还有不少家长有着类似的烦恼和困惑。8月15日,刚从西安旅游回来的陈先生说,被景区的排队人数“震撼”到了。加上天气酷热,汗水湿透了孩子的衣服和头发。当陈先生询问孩子旅游感受时,即将读三年级的女儿竟说只对博物馆里的文创棒冰有印象。

“孩子不喜欢我的安排,我也后悔带他出门。”“太真实了,我怀疑你在我身上装了监控。”“我想带娃感受人文,娃却只想着去游乐园。”关于亲子游,家长们有很多相同的感受。

孩子的心声

不喜欢打卡拍照排长队

不要见缝插针地催我做作业

家长对孩子不满,孩子们其实也有一肚子的怨言。

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郑梓翔同学,这个暑假先和家长去了四川凉山,体验了彝族火把节,接着和同学一家去庐山打卡了秀峰和三叠泉,前几日又和同班同学去体验了水上漂流活动。

三个景区各有不同的风情,都玩得蛮开心,但郑梓翔最喜欢的还是和同学一起参加漂流活动。“远离唠叨的父母,和同伴更有话讲。”郑梓翔告诉记者,“有时候家长们只顾着聊自己的工作,谈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话,我想插嘴他们总是说我不懂的。可是和小伙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郑梓翔还说,爬了很高的山去看秀峰只为了看一眼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父母还不停地让他体验,那些互动项目都要排队其实他一点也不喜欢。

周以衡是郑梓翔的同班同学,他说最不喜欢去人挤的地方,不喜欢排长队,不喜欢打卡拍照片,可家长安排的行程,总是不能免俗。“而且,我希望出去玩的时候不要带作业,晚上回酒店也不要让我做作业。玩的时候就好好玩、尽情玩!可是好像每次出去玩都免不了要被带上作业”。

“玩的时候总会提醒我回去需要写作文,逼着我应该关注一些景点介绍,以至于全无玩的兴致。家长的知识灌输让快乐的旅行又变成了上课,没劲。”班上另一名同学汪孜欣表达了类似观点。

孩子的改变

尊重孩子意愿

把主导权交给孩子

“和孩子一起旅游的时候,我们也会有亲子关系紧张的时刻。”赵妈妈举例说,出门在外,有时候赶时间,那就随便吃一点,将就一下算了,可孩子有时候会很倔,非要吃指定食物不可,这就会打乱旅行节奏,“此外,我希望孩子在旅途的空隙,比如坐动车的时候看看书,回酒店的空档做一会儿作业,可儿子总是磨磨蹭蹭,彼此情绪很容易上来”。

这个暑假,赵妈妈尊重小赵的意愿,在旅游安排上做了些改变。除了亲子游,还让他和小伙伴一起参加以航空航天为主题的独立夏令营。“孩子对航空航天知识特别感兴趣,家里也订了相关的杂志,我就建议他参加这个夏令营。”赵妈妈说,给他报这个团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是航空航天方面的主题活动他的确比较喜欢;第二是孩子有些急躁,“我希望他去陌生环境锻炼与人相处的能力,慢慢学会独立自主”。

赵妈妈说,这次夏令营孩子自己洗衣服,整理床铺,脱离了家长的“监控”,过得也很滋润。8月初,赵妈妈又给孩子报了两次户外探险活动。一次溯溪,徒步穿越溪流八公里;另一次是桨板运动,水道漂流。“孩子比我想象中适应得好,在陌生的环境中他少了一份家中常见的娇气,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赵妈妈笑着说,“明年的假期安排,我还是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老师建议

让孩子参与做“旅游攻略”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在旅游中的实际收获,与预期相差很多。那么要想想,这次旅游到底是孩子要去,还是你想要他去?”镇海区学生成长指导工作站主持人、镇海中兴中学校长王飞提醒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现在孩子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们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宁波市实验学校孙林琳老师有着18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也是学校的年级组长。她认为:“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制定旅游计划更方便,效率更高些,其实让孩子事先参与出发前的准备更重要。”家长不如引领着孩子提前了解一下旅游地的地理、风俗人情、历史故事,做一些“功课”,激发孩子的期待值。

亲子游不要太“功利”

“不用过于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因为对孩子来讲,即使是旅途上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获得收获。”王飞说。比如在高铁上,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遵守规则的人,不遵守规则的人,家长可以加以引导,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王飞提醒家长,利用假期旅游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比到某个目的地获取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在亲子游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可以分享喜悦和困难,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孙林琳也认为,暑假游玩不要带着“功利性”的目的,比如回到酒店一定要写一篇作文,这样会扼杀孩子旅游的兴趣,浇灭孩子对远方的期待。不妨等旅游结束回到家里后,再做一些“复盘”和总结。

2024-08-20 亲子游不尽如人意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0170.html 1 3 是孩子“不领情” 还是家长“讨人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