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7月15日,宁波大学医学部“用爱延续生命的烛光”遗体器官捐献调研小队进行了为期6天的调研采访活动,小队深入医院、红十字会、校园等地,探寻遗体器官捐献的过程及意义,并了解各个群体对器官捐献的态度。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培坚
通讯员 郑启涵 任家诚
器官捐献协调员——生命的守护者
在活动最初,队员们见到了宁波市的一位器官捐献协调员,汪敏女士。她一直在努力协调并促进器官捐献,帮助拯救生命。“我们做的不是‘劝捐’,而是把器官捐献的科普做好,把决定权留给做决定的人。”汪敏女士的话语中,充满着对这份工作的敬畏,她的任务不仅是对器官捐献的科普与宣传,同时也要尽可能去争取患者家人的同意和理解,甚至有时候还要面对难以言喻的悲痛。
从2013年正式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至今已十年余了,当问到是什么支撑着她坚持做这份工作时,汪敏女士分享了一个故事。
“2014年,那是我工作以来成功的第一例,给了我很多的动力。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遭遇了车祸,他的父母第二天从遥远的齐齐哈尔赶过来。当时我在想,他的父母肯定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情,所以我就过了好几天,才出现在他父母面前,他爸妈真的很悲痛,我其实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了,加上又是第一例,我就很忐忑也很紧张。但他妈妈当时就说了一句,你怎么现在才来?你要早一点出现,我儿子就不用全身插着管子,痛苦地躺那么多天了,这一刻我明白了我的工作并不是给他们带去分离,而是另一种相遇。”生命的接力在此刻体现,这份工作的意义也得以彰显。
“器官捐献的益处是什么,那就是不仅是让移植等待者更好地活下去,也是让逝者的生命换种方式得到延续。”汪敏说,“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器官捐献的重要性,为的就是让更多人有机会得到救治。”
器官移植受者——生命重获新生的幸运者
管桂华先生今年70岁,是一位接受过肝脏移植的受者,还是久久“乐活”计划——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乐活帮帮队的一名资深义工。他以乐观的态度和坚韧的精神面对生活,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器官移植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我当时病情发展到没有办法,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去接受器官移植。”管桂华先生回忆道,“当时我身体极其虚弱,从一家医院到另一家医院,就在宁波所有医院轮流转,这生活质量可想而知。”但成功接受移植后,管桂华先生的生活和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这样说,是器官捐献拯救了我,现在的我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你别看我那么大年纪,已经70岁了,还在种着小地、干着农活呢。从心态上面,这个是病情好了以后,心情就舒畅了。”
管桂华用朴素的语句回答了为什么要成为一名义工这个问题,“我的想法也是很朴素的,因为我自己本身是接受了器官移植,得到了这样的帮助,出于一颗感恩的心吧,去做做宣传。而且我们确实得到了器官移植以后很多的好处,所以想把这种东西通过宣传的方式来回馈给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器官捐献。”
最后,他眼眶泛红说:“所有捐献志愿者,我们都是抱有感恩的心来回馈他的。虽然他们的生命逝去了,但是器官还活在另一个人的身上,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高校学生——让生命之火传递下去
“我们是遗体捐献人文关怀服务队。”面对采访,宁波市红十字人文关怀服务队队长张铭扬说,队伍致力于协助社会遗体捐献事业的开展,他们对待每一位逝者如同对待亲人一般,以专业和敬畏的态度为逝者进行细致的整理、陪伴和安置。
在谈到他们的日常工作时,一位队员表示:“我们的工作看似平凡,但每一分平凡的背后更是无尽的责任。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位逝者得到应有的尊严和尊重。”
此外,服务队还特别注重与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他们不仅在逝者身后进行工作,还会在生前与家属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惑和问题,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这样的工作方式让家属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也让他们对遗体捐献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开始时的排斥到后来的接纳。
围绕“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对遗体捐献的认识情况”以及“自身遗体捐献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团队成员们随机在高校中进行街头采访,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认真记录同学们对遗体捐献的看法与建议。
“遗体捐献?这太吓人了。”调研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团队成员也遭遇了许多挑战。许多同学对“遗体捐献”这一敏感话题表现出明显抗拒,或是害怕。当然,也不乏对这一事业充满信心的同学。“我认为捐献遗体是十分伟大无私的事情,不仅可以在我去世之后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也让我以另一种方式生活下去。”此外,团队成员还遇到多个已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同学,他们有的希望通过捐献遗体为医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则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选择以这种方式延续生命的价值。
多了解一点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15日,宁波市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达5.4万人,实现遗体捐献305例,角膜捐献608例,器官捐献417例。宁波大学医学部遗体接收站现已接受遗体捐献77具,2024年至今已有11具遗体捐献。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捐献者们的大爱传递,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