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奥秘、享受课外阅读、参加体艺集训……

甬城学子的暑假生活 和天气一样“热辣滚烫”

暑假里,田径队学生训练中。

宁波图书馆人气爆增

自暑假开始以来,宁波图书馆成为学生、家长追求书香氛围的热门选择。宁波图书馆(福庆馆)日均接待读者7700人次,与上月相比增长近74%;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启用一周以来,日均进馆读者超5000人次。办公室副主任陈莹表示,为了满足市民过好书香暑期的需求,宁波图书馆(福庆馆)把开放时间提前,由早上9:00提前到8:45。

7月17日,记者走进宁波图书馆(福庆馆),看到了一幕幕“书香画面”:学生模样的读者或独自沉浸在书页间,汲取知识的甘霖;或三五成群,轻声讨论着书中的奇妙世界,分享着彼此的发现与感悟;更有部分孩子,在新颖的数字大屏前驻足,以互动问答的形式,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

据统计,进入暑假以来,宁波图书馆图书借阅量前五的图书为《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平凡的世界》《红岩》《超有趣的漫画成语》《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其中《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借阅达441册次。

“这些天,我几乎都泡在图书馆里。暑假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探索书中的世界。”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宁波实验学校初二学生黄菊告诉记者,她在精读文章时,习惯做读书笔记,比如记录一些重要的词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等,“图书馆环境很安静,非常适合精读。”

在阅览室内,冯闯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明朝那些事儿》,他刚刚考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系的研究生。“图书馆既干净又安静,是阅读和学习的绝佳场所。这个暑假,我要在这儿好好充充电。”冯闯告诉记者,他对政治、历史这两类题材的书籍情有独钟。

记者发现,到图书馆亲子共读成了带娃新时尚。家长们或坐在孩子身旁,和孩子一起探索书中的奥秘;或在一旁静静地阅读,给孩子树立起了阅读的榜样。

镇海区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葛静悠,在妈妈的陪伴下第一次踏入了宁波图书馆(福庆馆)的大门,立刻被馆内那些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科普杂志所吸引。“我特别喜欢看科普书,因为它们能让我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葛静悠说。

葛静悠的妈妈表示,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她深知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更能激发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把孩子带到图书馆来,希望她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可以满足她的阅读需求。”

7月8日,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式启用。该馆总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目标藏书量80万册,阅览座位约1000个。整座图书馆以蓝色为主色调,体现海洋文化和地域特色,并以黄色章鱼“墨宝”为IP形象,充满童趣。走进馆内,三层楼高的“墨宝”映入眼帘,令人惊喜的是,“墨宝”的腕足设计成了滑梯,可供孩子们玩耍。

少儿图书馆一共有三楼,一至二楼为主要阅览空间,设有分年龄层级阅览室、自助阅览室、国际童书馆、无障碍阅览室、益智玩具馆等空间。

即将上三年级的萱萱,在国际童书馆与母亲一同沉浸在英文绘本的奇幻世界中。暑假期间,萱萱成了这里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有好多我从没见过的英文书,还有好玩的互动设备,每次来都能学到新东西。”

体艺生们都在“夏练三伏”

7月7日学考结束,7月8日在家吃过中饭,小沈同学就出发前往杭州的画室,开启为期5个月的集训生活。

小沈是一名美术生,下学期即将步入高三,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她都将在画室里度过。“一个星期过去,差不多适应了这里的节奏,一天的时间分成三段,上午、下午和晚上,晚课结束已经是22点了。”小沈同学说。

与此同时,很多中小学校的操场并未因放暑假而冷清,反而因校队训练变得非常热闹。田径、球类……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

两个月的暑假,恰恰是体艺生们集中训练的时间。

体育校队一周练六天

“小朋友也很有意思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即便累也不会觉得苦。这么热的天,每天下午去学校田径队训练,精神足足的。”说这话的,是即将四年级的小叮当(小名)的妈妈。

小叮当是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学生,二年级开始加入学校田径队,已经练了两年了。暑假里,每周一到周六的下午3:30-6:00,是该校体育校队的训练时间。

7月16日下午5点,记者来到该校会展校区的操场,此时,一天中最热的时刻已经过去,田径队小学和初中共40多名同学正在教学楼旁边的阴凉处,抓紧时间训练。同学们分组做着练习,有的在跑步,有的在练力量,有的在练跳跃。

“大夏天的,每天下午训练,热吗?累吗?”记者随机问几个学生。

“跑起来其实不觉得热,教练会安排好训练时间,不会一直跑步,所以总体感觉还好。”同学们回答。

该校田径队小学部的负责人丁宏峰告诉记者,田径比赛的竞争十分激烈,作为相对年轻的团队,学校田径队队员之前参加的都是区级竞赛,目前已经进入市级竞赛。从小学部队员来看,训练不仅没有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和成绩,有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还进步了不少。“其实体育训练培养了孩子们坚韧的性格、自律的习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这对孩子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初中生来说,大多数已经是练了好几年了,但是也有个别新队员。即将初二的赵同学就是刚加入不到两个月的新队员。“我对体育一直挺感兴趣的,但是之前不是校队成员,上个学期末才加入的。原因嘛,一方面是教练看到我短跑成绩上来了,另一方面我想着中考的时候,也可以往体育特长生方向走。”赵同学说。

初中生如果想要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进入高中,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区级比赛获前三名,或者市级比赛获前六名等。

艺术生开启集训模式

小沈同学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和她一起在杭州集训的同学,有好几个。

“我家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画画,当时是作为一种兴趣,一周一次地画着、练着。初中时候,因为学业压力加大,中断了绘画。到了初三前的那个暑假,综合考虑升学因素,选择了美术生这条路,重新拾起了画笔。”沈妈妈告诉记者。

除了学校里的学习外,高一的暑假和寒假,小沈同学已经体验过画室的学习模式了。“走美术艺考这条路的,到了高三,都要集训,多数学生会选择来杭州这边集训,也有的会留在宁波。”沈妈妈和几位差不多经历的学生家长聊过,大家的选择相似。

“孩子们也挺不容易的,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就在素描、速写和水彩之间来回学习,现在刚刚开始,大家还新奇着。就怕一段时间后,遇到懈怠期和瓶颈期。而且,整整五个月,文化课肯定落下不少。”家长们的聊天中,流露出对孩子的疼爱和担心。

7月17日,高考艺体类首段平行投档分数线出炉。沈妈妈将这个消息转给了女儿,希望女儿对自己的目标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独自在外的时候,也能自律一点,“其实,家长现在在学习这块也帮不上什么忙了,主要还是看她自己。”

说起联考、校考,家长们还是有些焦虑的。一位美术生家长告诉记者,她一个朋友的孩子,今年参加了美院的校考,也拿到了中国美院的合格证,但是最后文化成绩出来,距离一段线1分之差,就失去了被录取的资格。从今年开始,艺术生参加校考的,高考文化成绩必须达到一段线以上,才有被录取的可能,这确实让部分艺术生和家长感觉到了更大的挑战。

“我大概率就是参加浙江省艺术联考,后面的校考就不参加了,等12月的联考结束以后,就回学校专心准备文化课。不然,如果参加后面的校考,时间要到三四月份才结束,心理压力有点大。”小沈同学说。仅参加联考的话,就是用艺术联考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各50%加权计算综合分,然后报考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

“最近认识了画室的一些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省内的多一些,但也有外省的,还遇到了一个广西的,她的目标是考中国美院。大家目标不同,但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在拼搏。暑假没什么休息时间,但也就这几个月了,会坚持的。”说起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小沈同学倒是显得很平静。

“热辣滚烫”的暑假里,同学们的训练在继续,这是他们为了明天而做的准备。

2024-07-19 探索科学奥秘、享受课外阅读、参加体艺集训……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64687.html 1 3 甬城学子的暑假生活 和天气一样“热辣滚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