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托班有“量” 也须有“质”

每年暑假,大家都要感叹“神兽又出笼了”,家长又要犯难了,这主要是对于一些父母需要上班、家里没人带孩子的家庭而言,一到暑假,就不得不面临孩子的照护难题。对此,教育部早在2021年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

(7月14日《北京日报》)

暑托的确有着现实需要。前些年“暑托”还是一个大家不熟悉的新事物,现在已被公众熟知,被有需求的家庭选择。各地职能部门,也在这期间积极尝试办各式各样的暑托班,从过去只在一二线城市开办,到现在逐步扩展到三四线城市,且现在也更多地关注到困难家庭。

以今年为例,全国各地开暑托班的单位都在增加,比如有工会开的、街道开的、团委开的,甚至妇联都在开暑托班,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当然,开班只是第一步,如何开好、如何开出特色,才更值得关注。一则,地方政府应该重视众多家庭孩子暑期托管难题。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地方,把暑托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有专家表示,政府各个委办局,包括企业园区包括事业单位,他们可以整合自身资源,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二则,在托管服务内容上,应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海市为例,暑托班办班内容由规定环节(包括开班式、结业式,“德智体美劳”教育等)和自选环节(包括红色教育、传统文化、身心健康、成长导航、环境保护、科学普及、手工实验、体育锻炼、益智游戏等)组成。如此,暑托质量就有了保障。

三则,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有专家提出,以“公益服务+项目化”的方式投身到社区暑托班的服务之中,从细微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有的地方就做出了尝试。如,南京市马家店社区2024年爱心暑托班吸纳了7支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6家企事业单位青年志愿者团队、15名家长志愿者等。

此外,暑托班当兼顾安全与快乐。毕竟,暑托班不能沦为学生的暑期学习课堂,更不能沦为失管之地。制度的完善很重要。如,上海首次制定下发《关于提升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餐饮质量的工作指引》,要求各办班点要“合理搭配学生午餐膳食”,让孩子们在爱心暑托班学得开心、吃得放心。这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杨玉龙

2024-07-16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64112.html 1 3 暑托班有“量” 也须有“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