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会有“心”答案
宁波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 王轲玮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心安处即舞台。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拥有广学博识的助手,可以体验与真实无异的幻境,可以见证量子纠缠刷新认知奇迹。
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会让物质世界换上新颜,但是物有自然,事有合离,这把双刃剑并非万能钥匙,无法解决一切矛盾,旧问题的结束往往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
以赶考者的清醒,
做发现问题的“孤勇者”
通古方能知今。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岁月里,科技解决过许许多多的旧问题。当时纺织业的规模不大,生产力低下,技术人员多次改进生产设备,但收效不明显。一直到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带有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将纺纱的功效提高了八倍,给纺织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尽管解决了效率问题,但也诱发了一定规模的失业潮,引起了广大手工纺纱者的恐慌,他们害怕自己被机器取代,失去工作。
世间的矛盾犹如湖面荡开的涟漪,从有痕到无痕,再到融入水体,看似恢复平静,可紧接着一滴水、一片叶、一粒尘都有可能催起新一轮涟漪,产生新的波纹。我们不能抱着“一劳永逸”的思想,要善于观察新变化,积极发现新问题。
以迎考者的坚定,
做分析问题的“内行人”
“问题”本身的面貌并不可怕,我们的恐惧和担忧更多来自于它的未知和多变,而这恰恰也是创新和发展的魅力。
200多年前的一个深夜,凌乱的脚步声打破沉寂,一群愤怒的纺纱工人高喊口号,举起工具,冲进哈格里夫斯夫妇的家中,捣毁了制作好的珍妮纺纱机。破碎的铸件和零件被一股脑丢进火堆,火势逐渐蔓延最终吞没整间建筑,逼得哈格里夫斯一家不得不举家离开兰开郡。在当时工业化生产不仅仅影响了失业工人的经济状况,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城市化、家庭破裂、社会犯罪等。
“出现问题”是常态,“完全避免问题”是幻想,问题不是止步不前的理由。我们要做的是细致入微地分析,与时俱进地思考,抓住本质,让新问题变成熟悉的问题,让大问题变成能解决的问题。
以应考者的初心,
做应对问题的“拆弹专家”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浪潮其实由来已久,万千气象都要归功于19世纪以来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关于它们的讨论像极了曾经珍妮纺纱机问世时的景象。
200多年前,纺纱工们的做法没能阻挡科技创新的脚步。珍妮纺纱机得到迅速普及。当然他们的窘境也没有维持很久,一部分失业的纺纱工接受了织布厂的培训,学习纺纱机的操作技术,转而成为了纺纱机的操作员。
且将新火试新茶,青少年如何在复杂多样的问题中寻找机遇,才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在科技快速蝶变的今天,我们应当理性看待问题的发生和解决,正视问题,向下生根、向阳而生、向风而行。
能量棒、公正槌与潜力股
余姚中学教师 任斓
互联之网笼罩每个人,不论黄发垂髫;智能之光照亮千万家,甚至偏隅犄角。我们不擅绘画,通过向人工智能输入指令,便获得精美图画一幅;不懂文学,通过向人工智能提出要求,即可交差读后感一篇。人工智能的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我们依然会有很多问题,即使在人工智能利用领域,还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我们用“心”寻求答案。
人工智能是“能量棒”,赋能社会中的各行各业,而我们是否已消化好这根“能量棒”?在人人关心的医疗领域,AI辅助的诊断系统能精准识别病灶,显著提高诊疗效率,但基层医护人员还未必能熟练运用此类诊断系统。在人人瞩目的教育领域,AI教育平台已能实时监控学情,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但一线教师还未必能转变旧思想,悦纳智能教学平台,更有甚者,面对人工智能无动于衷,不思进取。可见,人工已智能,人类尚落后。
这就是新问题之一,落后于人工智能的部分人该如何脱下名为“惰性”的外衣,与人工智能齐头并进?
人工智能是“公正槌”,照亮社会中的灰暗角落,而我们能否持稳这把“公正槌”呢?我们深谙公平正义之于人类与社会的重要意义,也常呼“迟到的公平正义已难言是真正的公平正义”。就在人工智能利用自己强大的算力,可以给我们带来及时且有效的公平正义之时,使用者却被利益与欲望驱使,让人工智能偏离公正,使结果不真实,让筛选不合理……人工智能本可以让我们无限接近公正,但有人竟然利欲熏心,价值掉线,伦理失常。
此为,我们人类的问题,正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该如何卸下名为“欲望”的拖累,与人工智能共生共舞?
人工智能是“潜力股”,驱动社会中的“原本不可能”变成“可能”,而我们能开发好这支“潜力股”吗?人工智能无论多发达,归根结底,都是在人类给定的框架下解决问题。人工智能这支“潜力股”的背后实为人类的潜能。叔本华曾说:“这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人自身的思维意识。”人类若是目光短浅,止步于已开发出的人工智能而沾沾自喜,就无异于作茧自缚,故步自封。
由此会产生新的问题,开发人工智能的人,该如何给自己戴上“千里眼”,穿上“风火轮”,携人工智能共创无限可能?
王阳明说“万物皆备于我”,人工智能赋能人类,确实解决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我仍然有上述“灵魂三问”。这些考验与问题,还需我们人类自己用“心”去寻找答案——那就是致良知、明是非、有伦理。
●专家点评
今年的高考作文
这两个方面可拉开分差
高考语文结束后,记者邀请浙江省余姚中学语文组组长、正教授级高级教师程载国就这一作文题目进行了点评。
202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继续沿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在风格上接近于2023年全国甲卷,材料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含标点共48个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程老师认为,对考生而言,这样的作文命题是非常友善的。首先,审题基本没有难度,材料里的两句话一句概述现象,一句提出问题,不兜圈子,不用隐喻,简洁明了。其次,对于材料中提到的现象以及问题指向,考生都会有话可说,而且答案具备一定的开放度。
他说:作为一场既有选拔功能又具引领作用的考试,高考试题绝不会仅仅从方便考生的维度来设计,作文题目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层次区分功能。在审题立意阶段,不同层次的考生会在如下两个方面拉开差距:
首先,考生会如何理解立论的情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看似轻描淡写的背景交代,实则要求考生在此背景下展开讨论。据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观察,未经专业训练的学生在处理情境写作时常走极端,它们要么全文都在讨论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将情境当成立意的关键词;要么抛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这样的情境限定,将文章写成“问题与答案”纯粹二元思辨关系作文。高水平的学生会在情境设置方面展现自己的驾驭能力,他们会将“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视作文章讨论的场域,而将“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当作讨论的焦点。考生的情境处理能力决定着这篇作文得分的下限。
其次,考生会如何看待“问题与答案”二者的思辨关系。
答案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会不会导致问题的持续减少?这个问题的内核还是如何理解“问题与答案”之间的思辨关系。对于一位批判性思维水平较高的考生来说,“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关系是多向度的逻辑关联:从时间维度来看,问题与答案谁先谁后值得探究;从难易程度来看,提问题与解开答案孰易孰难屡有争议;从因果关联来看,答案由问题产生,但许多问题也由答案有缺陷而来。考生的思维深度可能决定着这篇作文得分的上限。
当我们基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背景来讨论“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答案才会丰富多彩。就答案的生成速度来看,对于同一问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回答会比最聪明的人类要快。但如果我们去追究其答案生成的过程,我们又会发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并没有回答任何问题,它们只是从人类提供的数据库中挑选适合这个问题的答案,加以综述而已。如果因为有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辅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了”,那并不意味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是寓示着人类的好奇心在不断减弱。于人类而言,那是灾难,绝非幸事。
基础教育承担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使命,如果考生能站在人类命运发展这样的高度来讨论“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又能基于真实的情境,展现真实的思考,那他在立意上就超出同龄人一大截了。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