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美术教共体美育论坛举行

甬港五校 上千幅作品集中展示

展览现场。学校供图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励彤)5月30日,“星荫有约”甬·港美育浸润教学成果展暨宁波市美术教共体美育论坛在宁波市文化馆117艺术中心开幕。展厅内共有上千件作品,出自甬、港两地五所学校的学生之手。孩子们站在自己的作品前,为前来看展的市民朋友们介绍其中的内涵。

据悉,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香港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海曙区古林镇实验小学、宁波市翰香小学、海曙区石碶街道江上小学的千余件作品,持续至6月16日。

本次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是将水墨艺术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学生尝试将美术课程中的水墨艺术与其他学科展开‘跨’与‘融’的实践交融,创作出一个集多元素于一体的艺术作品,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仅拓宽孩子们对于艺术理解的边界,也能带领他们探索更多的领域。”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美术老师张剑平介绍。

海曙中心小学的学生所作的《无穹》作品,融合了美术、科技、考古等不同课程。据介绍,航空器和卫星设计的灵感来自学校杰出校友、中科院院士、光电技术专家王建宇,他是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总指挥。作品中呈现了学生对墨子号卫星的了解以及对墨子2号卫星和航天器的想象设计。“飞天”的造型、色彩、纹样则借鉴了敦煌壁画和学校“天宁寺遗址”出土的“飞天经幢”造型。

“近十年来,我们学校积极探索美育‘浸润’与全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方式,将美育与文学、数理、科技、生活劳动、体育技能等课程融合,构建了以美育浸润铸就小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体系。这场展览,就是最好的呈现。”海曙中心小学校长周汉斌说。

由宁波市翰香小学的学生所作的《中国影子》,是一件融合了非遗、实践探索和中国画的艺术作品。学生们将传统水墨画题材和皮影造型的艺术风格引入到连环画的创作中,讲述了翰香小学校友“糖丸爷爷”顾方舟院士的奉献故事。皮影艺术和中国水墨画结合,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影子”。

当天,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在宁波市教共体美育论坛现场还开展了区域城乡教共体交流、甬港姐妹学校互动等活动。来自各地的美术教师们就青少年审美体验、情感体验、美学愉悦等方面开启学术探讨,进一步丰富跨学科体验模式,助推美术教育教学形式多样化、结构系统化、内涵深刻化。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成果展示的平台,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论坛上,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陶育义老师指出,美育浸润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艺术家,也不是艺术“尖子生”的选拔与培育,而是希望给予青少年自由发挥天性的可能,关注青少年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情怀,通过跨学科的拓展,充分发挥“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艺术精神、艺术思维和健全人格的青少年。

2024-05-31 市美术教共体美育论坛举行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55626.html 1 3 甬港五校 上千幅作品集中展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