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这个电池是有害垃圾,您可以拿来和我们换盆栽。”“叔叔,骑车一定要戴头盔。”……在鄞州区东南小学的周边和社区,经常能看到一群穿着黄色背心的“小青柠”,清扫垃圾、擦拭楼道、做义务宣传,他们是东南小学文明校园创建的一个缩影,在建设文明校园的过程中,他们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中,海晏路校区自成立以来,明确“动员每一个,落到每一处,做到每一天”的目标导向,通过“正风”“铸魂”和“立身”多措并举,推动文明校园创建。□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缪洁
2019年,在文明城市创建时期,东南小学成立了东南小学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小青柠”,取宁波方言谐音“小亲人”,他们在校园里做小义工,服务师生,为文明校园出谋划策。后续,东南小学又推出了党员“红柚”志愿服务队,寓意一颗红心永向党,做周边人的红朋友;团员“青柚”志愿服务队,听取取青年心声,要做周边人的大朋友。去年9月,该校又联动家校社力量,成立了“柑橙”家长志愿服务队,进一步辐射文明精神。
多样活动铸“文明之魂”。东南小学注重将文明学校创建与德育课程建设有机融合。他们通过设计“礼赞劳动美”等主题系列活动来践行文明。例如“用劳动收获成长”的十岁成长礼、“童乐农庄”爱心义卖、“劳动智慧架连甬吉姐妹情”延边民族小学捐助行动,队员们用劳动传递正能量,将文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他们通过实施“童li学苑”德育课程来完善文明,例如一年级的“童理”衔接课程,在每一位新生入学的两周时间内,将一日文明行动分板块授课,让新生能迅速掌握常规,适应小学生活。每一年新生的文明行动又变成了新一年的文明学习题材和素材,这是文明的延续和完善。他们还通过开发“新国艺”多维课堂来传承文明,启发队员们发现生活中的文明之美,创造文明之姿。例如以“灰雕”技艺制作石榴籽弘扬民族团结;以“剪纸”技艺描绘核心价值观;以“金银彩绣”技艺传达中华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丰富的“新国艺”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艺术体验,也提供了更多“书写”文明的平台,让文明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学校还围绕家校文明和谐发展,成立“三级联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构建生态家校共育新模式,从而筑牢文明校园的建设基石。
近年来,该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将“文明”打造成最亮眼的名片,成效显著。党总支被评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学校获全国少先队五星集体章、浙江省红领巾“四星章”、浙江省少先队先进集体等;德育少先队工作成为省市区窗口学校,经验在省市区级活动中分享;该校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浙江省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