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陈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月9日,在象山县第二中学的地理课上,同学们收到了数千里外的信件。这封信件是贵州省兴仁市第三中学的学生们寄来的,里面有一张用树叶做成的中国地图,和30张明信片。字里行间饱含着山里的孩子对大海的向往。
据悉,这场活动由宁波大学与包括象山二中在内的浙黔两省8所中学联合举行,旨在让浙黔两地的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提升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勠力同心为自然发声。
“我们这里只有大面积的树林,我还没见过海,看一看大海是我现阶段的最大愿望了。”“欢迎你们来欣赏贵州的大好山水。”……看着贵州学生们的真诚话语,象山二中的同学们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幅员辽阔,他们天天能看到的大海竟是贵州学生心中遥不可及的美景。在老师的引导下,象山二中的学生们了解了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也了解了贵州学生的生活状态。
在深入了解后,象山二中的同学们在宁波主题的明信片上,写下了对远方朋友的问候,并用准备好的贝壳、沙子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材料制作了中国地图,寄往贵州。虽相隔千里,但地图和明信片跨越万水千山,搭起了浙黔两地同龄人心中的友谊桥梁。
“这场活动让我感受颇深。当看到他们信中写满对海洋的憧憬和向往时,我感到特别幸运,为作为象山人而感到自豪。这场活动,让远方的人认识了我们的家乡,也让我多了一种方式探索这个世界。”106班蔡璨优说。
“我们一直很重视教学方式的探究,通过这样一种寓教于乐、亲近自然的方式,引发同学们对‘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为自然发声,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唤起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校长史济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