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满意的午餐” 不只在菜谱上下功夫

午餐是一天中的能量保障环节,既要让小学生吃得有营养,又要满意率高,还可以从午餐中学习饮食文化,需要学校管理者调查研究影响午餐质量的原因,了解小学生的饮食需求,掌握食堂管理技巧,加强教师管理水平,让午餐管理成为学校管理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对此,海曙区石碶街道冯家小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月5日《现代金报》)

学校食堂办得怎么样,深受社会关注。在一日三餐中,午餐社会关注度更高,因为很多非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就餐。基于此,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午餐,有的为了让学生吃得更好一点,让家委会代表全程参与菜谱制定、食材采买、餐食加工;有的经常开展餐食满意度调查,及时对学生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整改;有的学校不惜重金聘请经验丰富的大厨,提高菜品的品质。

单就餐食层面,很多学校的午餐是让人满意的。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学生及家长对午餐的重视已不仅仅是“吃的啥”,他们开始关注就餐环境如何?食堂的服务细节是否到位?跟谁坐在一起吃?吃的过程都谈些啥?对于这些菜谱之外的问题,学生及家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要让学生吃到满意的午餐,仅在菜谱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还需在餐厅的文化建设及餐桌文化要素的挖掘上下功夫。

食堂里,不应仅仅是做饭及吃饭,还应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烟火气、尝到生活味。所以,应在课外活动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学生看看盘中餐是如何制成的,看看保洁师傅是如何辛苦工作的,让有兴趣的学生为厨师及其他工作人员打打下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及生活能力的教育。

餐厅内,餐厅仅仅干净整洁还不够,还要在人文环境上下功夫。例如墙壁的装饰、餐桌的摆放上,还应注重餐桌上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对某种食物的来源及烹饪方法的讨论,针对某个教育现象教师带领餐桌上的几个学生一起闲聊,引导学生聊一聊班级或同学之间的趣闻趣事等。不要小看餐桌上一顿饭时间的闲聊,对学生释放压力及增进彼此了解都大有裨益。

学生满意的午餐,一定是生理所需的营养及文化营养都丰富的,在提高午餐满意度的同时,寄宿制学校还应进一步提高早餐及晚餐的满意度。当学生能够吃到满意的一日三餐,也会让育人效果得到很好地提升。

苏银成

2024-04-09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46765.html 1 3 学生“满意的午餐” 不只在菜谱上下功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