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班级秀

我们爱科学

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401班

科普类书籍会带领孩子们走进神秘的自然科学世界,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和魅力。这些好书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逐梦中队的同学们,不但用心去触摸这些文字,还用智慧去理解这些故事。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进步。

指导老师 胡春波

我们的地球

黄鑫凯(证号2417141)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看看我们的地球》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地球的书,我非常喜欢,爱不释手,从中还了解了许多我不曾涉及的知识。

这本书主要讲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地球的历史和人类诞生的过程。接下来,我想说一说燃料的问题,在以前,所谓的燃料只不过是树木草卉,燃料的用途大部分也不过烧一些食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燃料由木柴、煤炭到石油、天然气,再到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源,燃料的种类和用途变得各种各样,成了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必需物。

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好好爱护它,爱惜它,利用它。

生活中的隐形朋友

——灰尘

黄浈雅(证号2417139)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灰尘的旅行》。这本书由高适其爷爷撰写,字里行间充满了丰富的科普知识,让我对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灰尘有了全新的认识。

灰尘有个可爱的昵称——“菌儿”,它是灰尘家族中最小最轻的一员。无论身处大山、河流、庄稼地,还是沙漠,灰尘无处不在。

灰尘会导致气管发炎等症状,甚至引发伤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当灰尘与花粉相遇,还可能诱发哮喘。然而,灰尘也有好的一面。它对天气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灰尘,天空将失去云朵,雨雪也将不复存在,这将对大地和庄稼造成严重影响。

认识到灰尘的双重属性后,我们应当学会利用它,让好处最大化,危害最小化。

铁和水谁坚固

沈毅彬(证号2417159)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读物,里面有许多有趣而又实用的知识,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比如人们为什么要喝水?水为什么可以灭火?马铃薯是什么东西?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会取火的……它解开了我心中一个个谜团。

你是不是认为铁是最坚固的,其实不然。在潮湿的环境中,铁会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从而在金属表面生成金属氧化物,即生锈的现象。空气中的湿度越大,铁就会被侵蚀得越快,你还会觉得铁是最坚固的吗?

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呢?这个问题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实际上,只有薄薄一层的水才是透明的,而海洋深处漆黑一团,阳光是无法穿透的。再比如玻璃,如果从边缘较厚处观察,它也不再透明无色了。

《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看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也让我知道了科学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我喜欢这本书。

眼睛为什么不怕冷

唐弈萱(证号2417138)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向我讲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奥秘和知识,比如为什么人的眼睛不怕冷、为什么回音壁、三音石会传声等。

每当寒冷的冬天来临,人们恨不得把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即便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人的眼睛也不需要保暖。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才明白,原来眼睛的构造非常奇妙,它是由角膜、巩膜等构成,虽然痛觉、触觉很敏感,却没有感觉冷热的神经。另外,眼皮一方面保护眼球,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热量,所以眼睛从来不怕冷。

这本书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人,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科学疑案,很多我疑惑不解的问题,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

傅亦萱(证号2417152)

小时候,我不懂什么是科学,以为科学就是研究飞机,发明飞船。但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

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那是由于海水含有大量的盐类质。氯化钠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盐,味道是咸的,但因为同时夹杂了氯化镁和硫酸镁,所以味道发苦,因此,海水又苦又咸。蓝色的海洋里,我认识了遇到大鱼捕杀把自己的肠子吐出来制造假象的海参,具有无数条巨大无比的“手腕”的章鱼,能爬上岸产卵的海龟……

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我才知道人类为什么离不开水,面包是从哪里来的,生铁、熟铁和钢的不同。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探索人类起源的奥妙

宋梓睿(证号2417147)

小时候,爸爸妈妈总会笑着说:“你是我们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有段时间,我还深信不疑。直到我看了《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这本书,我不仅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还明白了人类的起源。

这本书的作者叫贾兰坡,他是一名伟大的考古学、地质学家。书中记载了贾兰坡与几位科学家一起挖掘化石,从化石中得知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贾兰坡和他的考古队在众多化石中发现了早期人类的头盖骨,并将它命名为“北京人”。经过对比后发现“北京人”的头盖骨和猿猴极为相似,证明了人类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后来他们又在丁村发现了更早的头盖骨,命名为“丁村人”。蓝田直立人距今70万年到115万年,这个发现把直立人生存年代又往前推进了几十万年。

如果你也与我一样,想知道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探索人类起源的奥妙吧!

细菌与生活

王诺尹(证号2417125)

生活中有一种非常非常小的生物,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就是细菌。

作者高士其介绍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微小细菌,带领我体会了神奇的细菌世界。谁能知晓,这些小家伙竟然是群流浪者,连土壤、河水,甚至人类的肚肠中也能居住,真是随遇而安呐!

它们爱吃东西吗?当然爱。这些小吃货丝毫不知节制,拼上命也要吃个不休。通往人类餐馆的道路“警备”森严,白细胞的追杀和胃酸的浸泡更不好受。可它们偏偏钻空子进入血管,痛饮鲜血,无敌大吃货啊,谁看了不吃惊呢?

不过在这些小可爱中存在着“暗影刺客”!它们四处捣蛋,传播疾病,爆发一场场“人菌大战”,因病去世的人不计其数。细菌是随遇而安的流浪者,它们随时会缠在跳蚤、蚊子、苍蝇、臭虫等昆虫身上,冲进人们的肚肠,吃血、搞破坏、繁殖,赢得新胜利。

当然也有一些勤劳真诚的细菌,如酵母菌,做包子、蛋糕和面包都需要用到它。再如乳酸杆菌,只有它才能造出香甜的酸奶、奶油、奶酪。

多么奇妙的细菌世界,虽然微小,但性格千差万别,有善良的、凶恶的、贪嘴的、勤劳的……快和我一起来探索《灰尘的旅行》吧!

与自然对话

朱晨熙(证号2417148)

在这个愉快的寒假里,我与《灰尘的旅行》相遇了。灰尘,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尘埃,却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在书中,灰尘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不再是那些只会带来麻烦的小东西,而是成为了一群有着自己梦想的旅行者。正如书中所说,灰尘可以反射阳光,形成美丽的日出和日落;灰尘也可以吸收和散射光线,让天空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同时,灰尘也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核心,没有灰尘,就没有云和雨,也就没有了我们所依赖的自然循环系统。

在我的眼中,灰尘好像是自然赐予的魔法。它如同一群自由自在的精灵,随风起舞,穿越在每一个角落。我常常想象着,那些微小的尘埃,是否也像我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当阳光洒落在地面上,灰尘仿佛被点亮,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跳着属于自己的舞蹈。

作者通过《灰尘的旅行》,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神奇,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微小的存在都有着自己的价值。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如此美丽。

保持热爱,努力探索

张泽昕(证号2417151)

《灰尘的旅行》这本书以第一人称贯穿全文,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让我记忆犹新。

灰尘有个可爱的名字叫“菌儿”。“菌儿”有许多子孙,在众多子孙中,我最喜欢乳酸杆菌,因为它可以使牛奶变酸,制造出酸奶。除此之外,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细菌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益处。它能改善土壤,它能清除腐烂物体,将它们转化为养分,它帮助我们人类完成各种需求……

“菌儿”也会在不经意间攻破人类的防御,使我们疼痛难忍,人类就会严刑拷打它,用种种异术威逼它,灌它各种汤药,浸它酸汁,染它色料,蒸它热气,无非就是为了让它现出原形。

我相信,只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不断努力探索,一定能解开科学更多的神秘面纱,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螃蟹为什么横着走

张艺钦(证号2417144)

水为什么可以灭火?面包放久了为什么会变硬?人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洗澡的……寒假里,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它解除了我的困惑,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十万个为什么》是前苏联科普学家米·伊林的作品,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包含了有关水、火、食物、金属、镜子、动物、植物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我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在冬天给大树刷石灰,原来植物刷白后,可以反射白天的太阳光和各种辐射,避免植物受到突然变温的伤害。我还知道了螃蟹为什么横着走路,因为大多数蟹头胸部的宽度大于长度,因而爬行时只能一侧步足弯曲,用指尖抓住地面,另一侧步足向外伸展。当指尖够到远处地面时便开始收缩,而原先弯曲的一侧步足马上伸直了,把身体推向相反的一侧。于是,螃蟹就不断横向移动了。

这本书让我明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象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水为什么能灭火

黄岩(证号2417134)

水为什么能灭火?我们为什么要吃肉?铁为什么会生锈?这些问题平时一直盘旋在我脑海里,《十万个为什么》给了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水为什么能灭火?看了书中的答案,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火燃烧需要空气,水能阻碍空气,没有空气火就灭了。同理,毯子和沙子能灭火也是一样的道理。

读到后面,我发现书中不仅有许多常识,甚至拓展到了物理、化学、医学、历史、文化等领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识储备量。我太喜欢这本书了。

2024-03-22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44919.html 1 3 我们爱科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