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看一眼”成为一种习惯

阿拉有话

郭元鹏

11月26日上午,余姚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慰问了顺丰快递小哥郑权,并送上鲜花。几天前,正是凭借“多看一眼”的警觉,他成功识别出一个虚假投资骗局,帮助市民挽回41万元损失。

11月27日《宁波日报》

41万元黄金险些沦为诈骗分子的“囊中之物”,顺丰快递小哥郑权凭借“多看一眼”的警觉成功拦截,这则发生在余姚的暖心新闻,不仅彰显了普通人的责任担当,更勾勒出基层治理中“人人尽责”的生动图景。

“多看一眼”的背后,是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挺身而出的勇气。揽收快递时,寄件人王阿姨言辞闪烁的异常、申报物品与实际不符的疑点、收件地址模糊的破绽,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被忽略。但郑权没有因日常工作的繁忙而敷衍,而是选择多一份追问、多一层核实。当发现茶叶罐底藏有金条时,他没有退缩,而是果断劝阻当事人,并第一时间联系站点负责人与民警,用专业与担当阻断了诈骗链条。这种“于细微处见端倪”的敏锐,源于对岗位职责的敬畏,更源于对他人安危的牵挂,正是平凡岗位上最动人的正能量。

这起诈骗案的成功阻截,并非偶然的个人善举,而是余姚市构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体系的必然成果。近年来,余姚出台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十条措施,推动快递员等群体以“兼职网格员”身份参与隐患排查、安全上报,让他们从“城市摆渡人”变身 “平安守护者”。日常配送中的防诈宣传单投递、工作中的隐患“随手拍”,这些常态化的实践,让“留心观察、主动作为”成为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自觉。郑权的“多看一眼”,正是这种体系培育下的生动写照——当制度为善意撑腰、为责任赋能,平凡人也能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诈骗手段不断迭代升级的今天,“多看一眼”的社会价值愈发凸显。从电信网络诈骗到线下骗局,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疏忽大意、侥幸心理作案,而“多看一眼”本质上是一种风险防范意识的体现。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异常情况时多一份警惕,在他人可能遭遇困境时多一份关注,在履行岗位职责时多一份坚守。

更可贵的是,“多看一眼”传递的是一种守望相助的社会温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难免因奔波忙碌而变得“步履匆匆”,有时会忽略身边的人和事。郑权的事迹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从未疏远,一份小小的善意与关注,就能为他人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当“多看一眼”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习惯,当每个人都愿意为公共安全多尽一份力,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平安、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