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眼花别总让眼睛“背锅” 也可能是大脑“生命航道”堵了

32岁的汪女士(化名)最近几个月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并伴有视力模糊。起初她以为是眼部问题,遂前往眼科就诊,不料检查结果令人担忧——她被诊断为双眼视乳头严重水肿,视力也在悄然下降。

医生推测她可能患上了一种名为“特发性颅内高压(IIH)”的疾病,即颅内压力在无明显病因的情况下持续升高。若不及时干预,持续的高颅压可能压迫视神经,甚至引发永久性失明。

为明确病因,汪女士转至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由杨剑宏主任医师接诊。入院后测量其脑脊液压力,数值竟高达380mm水柱(正常成人平卧位约为80-180mm水柱),属于显著增高。

随后的脑静脉造影检查进一步揭示出藏在脑深处的“真凶”——脑静脉窦。王女士的大脑深处,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出现了严重狭窄。

杨剑宏介绍,我们的大脑不仅需要动脉供血,也需要静脉将血液回输到心脏。脑静脉窦,就是大脑深处最主要的“回流干线”,负责收集脑组织的血液并送回心脏。当这条主干道某处变窄或堵塞,血液回流就会受阻。血液淤积在大脑里,会导致脑组织液体积聚,同时也会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和吸收,最终造成颅内压力持续升高,从而引发头痛、视力模糊、视神经水肿等系列症状。

通过微导管测压,明确狭窄段存在显著压力差后,杨剑宏团队果断为汪女士实施了脑静脉窦支架成形术。术中,团队将一枚特制的金属支架精准输送至狭窄部位并成功释放。在这堵塞的通道中架起一座微型桥梁,撑开了被压扁的血管通道,大脑的血液回流随之恢复通畅。

术后复查结果令人欣慰:狭窄段压力差立即消失,受困的脑血流恢复畅通。随着颅内高压的解除,汪女士的视神经水肿逐渐消退,一度遭受威胁的宝贵视力终于被成功挽救。

“及时诊断与干预,是挽救视功能、避免不可逆损伤的关键。”杨剑宏特别提醒,若出现持续且不明原因的头痛并伴有视力模糊,切不可掉以轻心。这很可能是大脑静脉系统循环受阻所发出的重要“警报”。

他建议,这类患者应及时通过头颅MRV(磁共振静脉成像)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专项检查进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是否存在“静脉窦狭窄”这一隐匿病因。

记者 任诗妤 通讯员 庞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