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牡丹亭》三位主角在甬分享演出体验

杜柳爱情回到最本真模样

罗昱文

张引

于建伟

“但使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一部知名的明代传奇,主角由生入死、死而复生的故事如何用舞剧表现?

11月26日晚,“一梦‘牡丹亭’,四百载相思——舞剧《牡丹亭》主演见面会”在宁波图书馆福庆馆报告厅举行。三位舞者,柳梦梅扮演者罗昱文、春香扮演者张引、陈最良扮演者于建伟登台分享参演体验。

舞剧《牡丹亭》由爆款民族舞剧《红楼梦》原班人马打造,今年4月30日首演。11月28日至30日,将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演出三场,在水雾幻境中起舞,演绎“梦中相恋、人鬼重逢、终成眷属”的旷世情缘。

1

五十五回浓缩为上下本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四百年前,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写就《牡丹亭》,以情为刃,划破封建礼教的阴霾,成就中国文学史上的至情绝唱。

光阴流转,当古老戏文邂逅当代诠释,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对话随之绽放。

“依托汤显祖原作,舞剧编导将原著进行了提炼,把重点篇幅放在杜柳(杜丽娘、柳梦梅)身上,成为一部纯粹讲爱情的作品。”罗昱文在分享中说。

经过导演黎星、黄佳园,编剧罗怀臻的重构,舞剧《牡丹亭》在155分钟的演出时间(含15分钟中场休息)里,将原著五十五回浓缩为《梦卷》《画卷》上、下两本,前者以杜丽娘游园惊梦、情殇而亡的虚幻,勾勒出“情至”的温柔缠绵;后者借柳梦梅拾画还魂、跨越生死的执着,诠释“情坚”的现实重量。

“编导几乎把重点篇幅都放在了主演身上,《梦卷》里杜丽娘几乎一直在台上,《画卷》里柳梦梅一直在台上。”就像有些观众所说,该剧“含舞量”极高,大段的双人舞让主角很辛苦,但喜欢舞蹈的观众应该会看得很过瘾。

“跟原来的昆曲相比,这部舞剧版可能更贴近大众审美,情感表达也更加凝练。”罗昱文表示,原著的诸多人物,在该版本中只留下柳梦梅、杜丽娘、春香、陈最良、花神、判官六个主角,而删去了杜丽娘父母、石道姑等角色,使情感线更加集中,故事结构更为清晰。

原作中关于身份、权力与现实制度的设限被抛去,杜柳爱情回到最本真的模样——不问来处,只问情深。

从角色塑造上说,“上本的柳梦梅会‘缥缈’一些,因为他先是杜丽娘梦中想象出来的一个人;到下本会更真实一些,因为他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人物,会有自己的表达。”罗昱文说。

2

一个纯粹版本的《牡丹亭》

有看过该剧的观众,用“如梦如幻”来形容观看体验。

当水雾如纱,漫过立于观众席座之间的“牡丹亭”,杜丽娘足尖轻旋,眉眼含情,柳梦梅身姿俊挺,持柳自雾中趋近。两人眸光相对,织就梦幻之境。乐声婉转中,柳枝如情丝,舞步似流云,《惊梦》之舞亦让观众恍若坠入春日幽梦……

春香扮演者张引在分享时表示,该剧给她最初的印象就是“洁净和纯粹”,无论角色还是其中的情意,都很赤诚。春香或是舞台上最“活泼”的一个角色,每次走上台,性格内敛的张引都需要提前蓄力,而后“释放自己全部的生命力”。

陈最良扮演者于建伟则以“勇气”提炼关键词。剧中,杜丽娘突破枷锁的勇气,柳梦梅有经营一段“人鬼恋”的勇气,春香有闹学的勇气,陈最良亦有在危急时刻营救落水柳梦梅的勇气。于建伟也是舞剧《红楼梦》中刘姥姥的扮演者,此次饰演陈最良,同样是一个带喜剧色彩的角色,他觉得其中有“莫名的相通”。

几位演员也提到,该剧服装设计颇具巧思,服装色彩与角色高度适配。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服装都偏清雅,展现“透彻玲珑,不可凑泊”的东方美学。而花神则着一身赫赤长袍,如炽烈生命感的绽放。

据了解,舞剧《牡丹亭》将在宁波演出三天,据剧场公布的卡司,11月28日、29日晚的演出由胡婕、罗昱文领衔,11月30日下午场则由江祈安、裴梓行主演。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毕晓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