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小店也容得下公益情怀和创业梦想

早上带着员工去超市做产品推广,上午开始忙着小店的生意,下午对接新的超市以及筹备新的店铺点位的开业,走企业、走超市、办展会……一天24小时,老板冯辉只要醒着,就在不停地奔波。其实记者第一次采访他,是在海曙区望春街道青林湾西区,他在小区边开了一家“鲅鱼水饺”店,因为冯辉时常做公益送饺子,所以这家店入选亲邻街“红立方街力站”的名单。

11月25日《宁波晚报》

在商业传奇总是被冠以“颠覆”“风口”等宏大叙事的今天,一位名叫冯辉的创业者,以其朴实无华的坚守,为我们揭示了商业的另一种可能:即便是一家不起眼的社区小店,也同样容得下动人的公益情怀与执着的创业梦想。他的“鲅鱼水饺”店,如同一颗嵌入城市肌理的明珠,其光芒并非源于耀眼的规模与资本,而是源于那份将公益化为日常、以品质守护初心的持久温暖。我们期待,宁波乃至更多城市能涌现出更多这样有温度、有梦想的社区小店。

冯辉的创业之路,始于一个朴素而真诚的愿望,就是把家乡山东最好吃的海鲜水饺带到南方。然而,梦想的起步往往伴随着现实的寒流。投入百万元,回报甚微,这几乎是所有小微创业者都曾面临的困境。冯辉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没有在焦虑中迷失,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具人情味的路径,以公益行动为桥梁,让产品在邻里温情中自然流淌。无论是社区志愿服务时的暖心饺子,还是公益集市上的免费试吃,他都将商业推广巧妙地融入睦邻友好的善意之中。这种“先做邻居,后做生意”的智慧,让品质过硬的水饺,首先在熟人社会里赢得了口碑与信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这生动地说明,社区商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时并非高明的营销技巧,而是那份可触可感的真诚与温度。

但是仅有情怀不足以支撑一个品牌走远。冯辉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在于他将公益之心与商业的严谨完美融合。食品科学的专业背景,让他对品质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从入股山东工厂把控源头,到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包制技艺;从对冷链运输的严格管理,到因存储温度不达标而果断处理水饺的决绝。这一切,构成了他家水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底气。公益行动打开了邻里心扉,而极致的产品则真正留住了顾客的胃与心。

冯辉从社区小店送饺子起步,逐步走向超市货架、企业食堂和大型展会,其发展路径为我们提供了社区商业良性发展的宝贵启示。社区小店,绝非事业的“终点”,完全可以成为伟大梦想的“起点”。它以其低门槛、高灵活性和深厚的情感连接,成为无数小微创业者理想的试验田。当一座城市能够培育、呵护更多这样,既脚踏实地服务社区、又仰望星空怀揣梦想的小店,那么这座城市的经济毛细血管将更为畅通活跃,其社会邻里氛围也将更加和谐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