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餐券催热餐饮淡季:

别沦为低价竞争的路子

今年“双11”,宁波一些餐饮店通过直播或短视频,推出促销团购套餐、代金券等优惠活动,折扣在3折至8折不等,叠加平台赠券和活动,实惠的价格,吸引了消费者纷纷囤券。

11月10日《宁波日报》

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是餐饮业传统消费淡季。餐饮企业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流,短期内能带来一定的客流量增长,快速回笼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今年“双11”,老宁波1381宏泰广场店推出低至5折的团购套餐,目前已售出400多份。阿毛饭店也推出了多种团购套餐和代金券,其中阿毛饭店文化广场店,这段时间,日均300单,带来名副其实的增量。

消费者热衷囤餐券,看似催热了餐饮淡季,但对于不少餐饮企业来说,往往是“赔本赚吆喝”。以老宁波1381宏泰广场店推出的特惠团购套餐为例,10件套里配置了松叶蟹、大白条、红烧肉、烤鸡等硬菜,加上人工、店面、营销等成本,人气上来了,但基本核销一个亏一个。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如果以“双11”为引流促销手段,将增量转化成回头客,实现客源拓展、营收增长与品牌影响力的跃升,才是成功的营销路径。反之,有可能沦为低价竞争,导致“增收不增利”,还容易出现企业重模仿轻创新、同质化低价竞争、非理性争抢市场份额等现象。

餐饮业是民生的底色、经济的“晴雨表”,不仅彰显人间烟火,更承载着地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独特魅力。餐饮业竞争的核心始终是口味、品质和体验,一味降低价格并非长久之计,应转变思路,从“卷价格”转向“卷品质”“卷体验”。打磨菜品、优化供应链、提升服务、深挖地域文化等,都是重塑竞争力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