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 沈伟其
三十年,于历史长河或为一瞬,于一份与城市同频共振的报纸,却足以酿出醉人的情深意长。在此,我谨代表宁波诺丁汉大学,献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作为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扎根宁波二十余载,我们的成长轨迹多次被晚报的笔与镜头温柔定格。晚报记录的,不仅仅是师生们在科研转化、学术探索、文化交流等领域喜结硕果的动人瞬间,更是这所校园与宁波这座城市日益深厚的血脉联系。
我常感念于晚报在报道中的“温暖的洞察”。前不久,学校执行校长乔纳森·加里波第教授接受专访,报道不仅呈现了学校的办学成就,更深入一位国际教育者的内心,倾听他如何理解宁波的开放与包容,传递了他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的动人情感。
在2025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上,校地共建的宁波市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揭牌启动。晚报以深刻的洞察,将高校科研力量化作城市发展动能,编织出一幅连接全球智慧与本地产业的创新图景。
同样的温度还体现在晚报对我校年轻学子的关注中。当李正汉将玩具熊送上2.8万米高空并迅速引发全网关注时,晚报并未止步于对这一新奇事件本身的呈现,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幕后那曲折却永不言弃的航空航天梦,让年轻的探索与高校的赋能在叙事中相互辉映。
此外,晚报还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宁诺“国际交换生寄宿家庭项目”如何将以意大利学生安娜为代表的国际学生从文化的“游客”转变为宁波家庭的一员,让文化的边界在朝夕相处的温暖细节中悄然消融。
这样的报道,让一所大学的国际化和一颗融入本地的心,变得可知可感。尤其对于我校来自全球各地的外籍师生而言,《宁波晚报》不仅是了解本地新闻的窗口,更成为他们感知中国脉搏、融入宁波生活的一把钥匙。报纸上鲜活的城市叙事、深度的文化解读以及温暖的民生故事,为他们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提供了最真实、最生动的文本。
从薄薄一张纸到融媒万千象,变化的只是载体,不变的是晚报作为“城市时光记录者”与“民生福祉守护者”的担当。这份担当,与我们教育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虽领域不同,却精神相通。我们都致力于播种未来,都渴望与脚下这片土地共同成长。
祝愿《宁波晚报》如校园里的四季草木,葳蕤长青。期待下一个三十年,我们继续携手,以文字为桥,共同书写这座国际港城更多的精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