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堂·黄瑾瑶

一秋柿红寄相思

清秋时节,落叶萧萧。

“一川霜叶丹,满山柿子红。”一颗颗挂在树枝的红柿子,或从乡间小院的瓦墙上俏皮地探出脑袋,或在山坳田野含笑点头,摇曳生姿,点点柿红在秋光下闪闪,映着湛蓝的天空,成了秋日最耀眼的风景。

晨风暮歌中,柿子静展红颜,“高挂枝头惹嘴馋”。我的眼前慢慢地浮现出女儿小时候吸食柿子的情形,只见她蹲在存放柿子的箱子旁,眼巴巴地瞅着尚且生硬发涩的果子,时不时地伸出小手戳戳这个戳戳那个,娴熟地应用着“柿子拣软的捏”的手法,一旦有只绵软熟透,便用小嘴先咬破一点皮儿吮吸一口甜甜的绵软的汁水,再把鲜美的内瓤吸溜着送进口中,所谓“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那份甜蜜顺喉而下直抵心间。

霜降后柿子还能加工成柿饼,外面挂着甜甜的糖霜,外皮略有质感,肉质却带着糖心,外韧里嫩,口感曼妙,每次都让她欲罢不能。

而今她却身在大洋彼岸,只能在视频中回味往昔味蕾的欢愉,前日还跟我说今年要与柿子擦肩而过了,我笑言,“隔屏无法投喂呀”。但内心的潮湿,挥之不去,只能将它掩藏在思念的眸中,待到归来的那天,柿红一片,柿满果盘。

而我对柿子却是一贯高冷,孩提时在外婆家,每当柿子红了,外公就会给我们分食,家中表弟表妹众多,我常常只有站着看的份。外公见了以为讷于行的我抢不到,就偷偷地塞给我两个,我却一脸嫌弃地拒了。

年少时不懂“长者赐,不敢辞”,如今想来那时外公的心灵受伤面积不知该有多大。世事无常,外公已仙逝多年,我却连抚慰的机会都没了。

也许是爱屋及乌吧,现今我也会对柿子亲近几分,始知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具有润肺、补血、健胃、止咳等药理功能,《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在中式插花中,柿子更是常用的题材,其形端方略圆,敦厚里透着圆润,蕴含着做人要方正,做事要圆滑的中庸之道。新春佳节把它置于案头,饱含着事事如意、事事遂愿的吉祥寓意,极为应景。

再识柿子,我竟然有了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我会应时购上柿子及柿饼几许,置于家中,色暖味美,抑或滋补健身,抑或聊解相思,在美味进行时中,咀嚼出质地青涩的内心如何变得柔软多汁的真谛,在光阴的温暖中,生出朴素的力量,在遥遥相望的烟火彼岸,珍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