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时前脚掌疼痛、穿鞋变形、脚趾外翻……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却是困扰众多患者的大难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运动需求的增加,足踝健康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作为宁波地区较早独立成科的足踝外科,宁波市第九医院足踝外科凭借精准的微创技术和前沿的诊疗理念,正成为越来越多患者“足下健康”的守护者。
从大切口到微创术
以前很多人觉得拇外翻不是病,忍一忍就过去了。但现在不一样,尤其是年轻人,对美观和功能都有了更高要求。宁波市第九医院足踝外科负责人张浩介绍,拇外翻,俗称“大脚骨”,是足踝外科的三大病种之一,具有遗传性、进展性等特点。但过去,手术治疗往往意味着一条长达七八厘米的切口和明显的术后疤痕,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2023年起,该院足踝外科全面推广微创拇外翻矫形术,将原来的大切口转变为3个1厘米的小孔,并采用皮下缝合技术,术后几乎不留疤痕,不仅创伤小、恢复也快。
“我们现在做的微创手术,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治疗理念的升级。”张浩介绍,他们自2017年起就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足踝外科建立长期合作,设立教授工作室,每月均有上海专家来院坐诊、手术、带教,推动本地诊疗水平持续提升。目前,他们成功完成宁波市首例第三代微创拇外翻手术,标志着拇外翻治疗正式进入“微创2.0时代”。
微创关节镜重建踝关节稳定
除了拇外翻,崴脚也是该院足踝外科经常碰到的疾病。崴脚,在很多人眼中是“休息两天就好”的小伤,然而相关数据显示,约3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崴脚,其中约1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这类患者走不平的路都会心有余悸,甚至形成心理阴影。”张浩指出,踝关节不稳不仅影响运动能力,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距骨软骨损伤,进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
以往,踝关节韧带重建需“开大刀”、截骨,恢复周期长、创伤大。如今,他们足踝外科引入关节镜微创技术,仅通过3个0.5厘米的小孔,即可完成韧带修复甚至软骨清理,住院时间缩短至3到5天。
打造区域足踝诊疗高地
除了拇外翻与踝关节不稳,九院足踝外科在扁平足、马蹄内翻足、跟骨骨折、甲沟炎等疾病的诊疗上也形成了特色。
“专科化让我们能更专注、更深入。”张浩表示,自2013年足踝外科独立成科以来,科室始终坚持“专科、专病、专治”路径,逐步构建起从儿童到成人、从创伤到畸形的完整诊疗体系。而更深层的底气,则来源于持续深化与国内先进平台的“同频共振”。
该院足踝外科不仅是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足踝外科联盟的成员单位,更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建教授工作室,形成了“月月有专家,技术常更新”的紧密协作机制。更值得一提的是,科室已从技术的学习者、跟随者,成长为行业规则的参与者。目前,科室正作为起草参与单位,协助上海六院专家团队共同制定《跟腱微创诊疗专家共识》,通过系统收集和提供临床病例数据,将本土实践经验融入国家级行业指南之中。
“这意味着,上海六院、华山医院使用的治疗方案,在我们这里同样落地。我们所有的治疗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正是制定指南的基础。”宁波市第九医院医疗集团副院长、足踝外科带头人陈启旺说。
这种从技术引进、消化到创新、输出的路径,正是宁波九院足踝外科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的缩影,也是该院打造区域足踝诊疗高度的底气。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郑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