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户籍“份子钱” 彰显城市开放包容情怀和胸襟

10月27日,记者从宁波市民政局了解到,宁波将面向在甬登记结婚的新人发放结婚消费券,安排460万元资金,每对新人可领1000元,相当于4600对新人能领到这份“份子钱”。10月28日《宁波晚报》

笔者注意到,宁波送出的这份新人“份子钱”不限户籍,只要在宁波各区(县、市)的婚姻登记处领完结婚证后,新郎和新娘一方完成认证、填写资料等简单程序后即可领取。把婚礼补贴这样的惠民措施向所有在此登记结婚的人群开放,超越了户籍的界限,彰显了城市开放包容的情怀和胸襟,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公共情怀的体现。城市的活力来自多样的人群交流与共同参与。“份子钱”取消户籍限制,把公共资源的温情延伸到在此生活、工作的新人,意味着把民生政策的指向从“既得身份”转向“具体生活”。尊重每一个选择在这里安家的个体,强化他们与城市的情感连接,从而在家庭建立、社区融入等基本层面夯实社会凝聚力。

这一举措有助于优化城市竞争力与人口结构。人才与家庭在选择落脚地时,往往会把生活便利性、子女教育、社会包容度等因素列入考量。面向所有在地居民的实惠政策,既是软环境的改善,也是吸引与留住人力资源的细腻手段。长期看,这类包容性福利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家庭群体,从而对城市的消费、住房和公共服务需求带来更可预测的正向作用。

这一举措还兼具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乘数效应。一方面,面向婚庆相关产业的消费刺激,能在短期内拉动本地服务业、文创与旅游等板块的活跃度,形成小而实在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政策的象征意义会激发更多社区活动与民间仪式的丰富性,推动城市文化生活从表面繁荣向内在厚度发展。技术上可以通过合作平台与本地商户联动,既保障使用便利,又做到整合资源、扩大效益。

此外,社会层面的观念引导也很重要。把“份子钱”这样的公共礼遇向非本地居民开放,需要媒体与公共话语场合的正面宣传,让更多人理解其背后的公共价值,而不是将其简单解读为“新补贴”。社区组织、企业与高校可成为桥梁,协助新人融入,激发“份子钱”的正向效应,既把补贴变成实际的服务体验,也把接受者转化为城市的积极参与者与贡献者。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包容之举值得在更广范围内被借鉴与深化。城市治理正在从以“户籍管理”为核心的传统路径,逐步向以“服务治理”为导向的现代公共管理转型。无论是结婚登记的便利化,还是更多面向在地居民的惠民政策,其本质都是在用制度告诉人们,你选择在这里生活,我们欢迎你、服务你、与你共建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这种制度上的温情,才是城市软实力和社会韧性的根本所在。

2025-10-29 孙维国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42993.html 1 3 不限户籍“份子钱” 彰显城市开放包容情怀和胸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