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秀才遇到强盗 历史上多了一位杰出画家

萧照《中兴瑞应图》局部。

李唐《万壑松风图》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

有句谚语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意思是碰到蛮横的人,无法同他讲道理,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如果遇到的是个强盗,那就更无处说理了,你想避免更大的损失,只能忍气吞声,以退为进。

然而也有例外,毕竟还有“盗亦有道”一说嘛。比如宋代最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李唐,就遇上一个痴迷艺术的强盗萧照,结局除了有惊无险,还收了一个好徒弟,也为中国绘画史增添了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眼下,李唐的代表作《万壑松风图》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一同展出的,还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这三件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巨作合体亮相,对参观者来说,无疑是文化的盛宴。

1

国破被俘 “画状元”侥幸脱身

《水浒传》中,宋江就有过秀才遇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位山东郓城县押司(相当于县政府秘书)在怒杀阎婆惜后,仓皇出逃。行至清风山,被一群强盗捉拿。眼看性命不保,绝望之际说出“可惜宋江死在这里”,不料惊动匪首燕顺等三人。听闻宋江名号,“三人纳头便拜”。

同在北宋末年,这个文学作品中的桥段上演了现实版。有此遭遇的正是画家李唐。

李唐(1066-1150),字晞古,老家在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就是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地方,离北宋都城开封不远。

从小热爱绘画的李唐,碰上了最好的年代,也遇上了最坏的年代。

在他35岁那年,宋徽宗赵佶登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有艺术天分的皇帝,将宋初设立的翰林图画院发扬光大,扩展规模,提升画家地位,给予编制。北宋画院,一时人才济济,涌现了像《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这样的青年才俊。

宋徽宗还严格画院准入制度,甚至亲自出题,亲自选拔。

史料记载,徽宗很重视绘画的诗性,出的考题多为古人诗句,比如“深山藏古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题作画。

李唐参加考试那届,题目是“竹锁桥边卖酒家”,他选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画一片桥头竹林,林中悬一面角旗,上写一个“酒”字,如此,不仅将一些意象具体化,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一个带“酒”字的角旗,不就意味着此处有酒家嘛。

徽宗见后大加赞赏,当即定为第一。“画状元”李唐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翰林图画院。

正当李唐开始大展绘画才华时,靖康元年(1126)冬,金兵南下,次年北宋亡国。金人掳走徽钦二帝及众多宗室成员、后妃、工匠,攫取大量文籍舆图、珍贵宝器后,向北撤退。年已六旬的李唐,便在这支被掳掠的悲惨队伍之中。

路上,李唐趁金兵一不留神,从队伍中侥幸逃脱,然后向南夺路狂奔。跑到太行山时,他见夜色降临,打算找个落脚处歇息一晚,以待天明再跑。这时一声呼啸传来,一伙强盗现身,一介秀才李唐束手就擒。

2

阴差阳错 铁杆粉丝劫了偶像

当时的太行山,群雄啸聚,盗贼四起。《说岳全传》中,就有宗泽和岳飞先后征剿太行山强盗的章回。

李唐被捉后,吓得魂飞魄散,紧紧抱住自己的行囊。强盗们见状,以为有贵重之物,夺过去翻了个遍,却发现里面除了颜料、画笔和几张纸,别无他物。

其中一个强盗,名叫萧照,不仅酷爱艺术,还是李唐的铁杆粉丝。见状一问,眼前之人竟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偶像李唐,不觉羞愧不已,纳头便拜。然后摆下酒席,为李唐压惊。

那晚,萧照向李唐吐露了自己无限的倾慕之情,也诉说了自己的艺术理想,提出想拜李唐为师。李唐深受感动,答应收徒。萧照索性离开太行山,一路护送师父南下。

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建立南宋,后定都临安(杭州),称宋高宗。李唐和萧照也来到临安,寻找机会。为了生存,由李唐在街头卖画,萧照在旁辅助,并照料日常起居。

幸运的是,这一幕被久闻李唐名号的太尉邵渊看见,将其举荐给高宗,李唐得以重返画院。不久,萧照也进入南宋画院,任待诏,封迪功郎,赐金带。

这次在台北展出的李唐《万壑松风图》,绢本设色,纵188.7厘米,横139.8厘米,作于宣和六年(1124)。画面中山峰耸峙,巉岩嵯峨,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山腰白云缭绕。构图虽为北宋大面山水的模式,但已由全景拉近为局部景观,由此也开启了南宋局部山水的先河,因而,此画堪称两宋山水画转型的里程碑之作。

进入南宋宫廷画院后,师徒俩画了不少以表达民族气节、期盼朝廷收复失地为题材的作品。比如李唐的《采薇图》,讲述西周初期商王朝后裔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宁可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文姬归汉图》表达的是思念故土,《晋文公复国图》是收复故国的主题。

萧照的《中兴瑞应图》以连环画的形式,既歌颂高宗赵构为正统之主,也寄望南宋小朝廷能够有所作为,迎来中兴。

3

无独有偶 莎翁写过类似故事

不只中国,秀才遇到强盗的故事,也常出现在国外的文艺作品中。

上个月,记者在《宁波晚报》的“青梅园”版面读到一篇文章《我,一个热爱莎士比亚的湾区码农》,文中说,今年夏天,第四十三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每个周末都上演莎翁喜剧《维罗纳二绅士》。

这部剧中,也有一个令人捧腹的“秀才遇到强盗”桥段。同样的,秀才获得了强盗的超级礼遇。

该剧讲述的是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意大利维罗纳(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发生地)青年凡伦丁,前往米兰,寻求发展。在米兰,他爱上了公爵的女儿西尔维娅,情投意合的两人决定私奔。

不久,凡伦丁的好友普洛丢斯抛下恋人朱利娅,也从维罗纳来到米兰,也被西尔维娅的美貌打动。为得到西尔维娅,普洛丢斯很不厚道地向公爵告发凡伦丁欲与其女儿私奔之事。公爵盛怒之下,将凡伦丁放逐。放逐路上,凡伦丁被一伙强盗劫持。强盗们听凡伦丁讲述完自己的不幸遭遇,竟大受感动,又见他一表人才,正直善良,精通多国语言,且有领导才能,就邀请他做首领。

历经一番戏剧化的曲折离奇,故事的结局,凡伦丁和西尔维娅、普洛丢斯和朱利娅都成了眷属,皆大欢喜。

这部莎翁喜剧,其实脱胎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薄伽丘的《十日谈》,1931年,该剧被中国的联华影业公司拍成电影《一剪梅》,由金焰、阮玲玉主演,联华“四大名旦”之一的宁波人陈燕燕也在其中出演。

其实吧,文艺作品中,作者把强盗描绘成外表强悍内心柔弱的仁义之士,只不过是为突出故事张力所需。当今社会,太平盛世,朗朗晴天,早已没有了强盗,但作恶者总难免出现。一旦遇上,可切莫以身犯险,毕竟还有这么一句,“有理说不清”的嘛。

记者 楼世宇

2025-10-21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41508.html 1 3 当秀才遇到强盗 历史上多了一位杰出画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