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随着今年宁波中小学春秋假政策的“靴子落地”,旅游市场闻风而动,各大旅行社、景区已着手推出多款秋假主题产品,并相继迎来一波“下单潮”。截至10月9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其中,宁波今年的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14日,与双休日相连,形成5天假期。
10月15日《宁波晚报》
当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文件,全国首个全省推行该制度的省份正式诞生。这一政策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更在民生陪伴、学生成长与旅游发展层面,交出了一份多方共赢的答卷,其示范意义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春秋假为亲子陪伴与自然教育搭台。对家庭而言,春秋假填补了传统假期的“陪伴无奈”。以往,家长要么在国庆、寒暑假“扎堆”带娃出游,忍受人流与高价;要么因假期分散,难有完整时间陪伴孩子。有了中小学春秋假,这种“不赶时间”的陪伴,远比碎片化相处更有温度。
对学生来说,春秋假更是“行走的自然课堂”。相较于酷暑或寒冬,春秋两季气候舒适,正是亲近自然、感知世界的最佳时机。学生不必再困于教室,可在西安的历史古迹中触摸文明脉络,在九寨沟的秋日彩林中感受生态之美,在绍兴的江南水乡里读懂课本中的诗意。这种 “沉浸式体验”,是书本知识无法替代的成长养分,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开阔眼界、提升认知。
春秋假也为旅游市场注入“淡季活力”。长期以来,旅游市场存在“旺季拥堵、淡季冷清”的痛点。国庆假期后,景区、旅行社往往陷入客源短缺的困境,只能依赖老年群体支撑。而浙江春秋假的落地,直接打破了这一僵局。更关键的是,春秋假推动旅游市场从“单一旺季”向四季均衡”转型——宁波的达人村、奔跑吧乐园等景区接到大批研学团队订单,“跟着课本游”等产品走红,原本的旅游淡季,正被亲子客群重新激活,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因此,我们也期待中小学春秋假能够从“浙江样板”到“全国普及”。中小学春秋假既解决了学生“实践少”的民生痛点,又为旅游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也就是通过错峰出行,将“被动淡季”转化为“主动旺季”,实现资源利用率与游客体验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