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名朱枫“正名”

演员吴越在剧中饰演朱枫一角。

朱枫题照诗手记赠爱人朱晓光(资料图片)。 冯亦同供图

1949年10月,朱枫赴台前留影于香港(资料图片)。 冯亦同供图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

其中的朱枫烈士正是宁波镇海人

首部聚焦1949年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主题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

该剧以吴石、朱枫、陈宝仓等烈士的真实事迹为蓝本,打破传统谍战剧虚构的套路,以真名真姓、有据可查的人物设定,将隐蔽战线上的英雄推向公众视野。

剧中,宁波籍“交通员”朱枫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带着理想热忱的青涩,到历经革命淬炼后的机警,她的成长被刻画得饱满鲜活。

对很多观众来说,这是第一次在屏幕上见到“有血有肉”的朱枫,不是符号化的“女特工”,而是有家庭、有牵挂、有信仰的普通人。

朱枫的故事,恰是这部剧的意义缩影——实现了从“岂曰无名,山河为证”的群体致敬,到还原一个个鲜活生命,让英雄精神可感可触的跨越。

无名之“诺”

就像剧中描述的,朱枫的故事可以从1949年的离别讲起——

11月的香港维多利亚码头,海风裹挟着离愁,朱枫站在汽笛长鸣的客轮甲板上,被风吹起的衣袂似乎还残留着先前和儿子朱明分别时的余温。

时间回溯到当年9月,她将儿子送回北京。分别前,她在儿子耳边轻声许诺:“我很快就回去了。”

朱枫,1905年11月出生在宁波镇海,自幼家境优渥。“七七事变”后,她投身抗敌救亡的洪流,辗转武汉、桂林、湘北、皖南、上海等地,在中共领导下,从事文化及财经工作,甚至不惜变卖家产。1945年2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她奉命调往香港,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这次与儿子分别,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历经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朱枫和家人,就像当时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满心盼着一个新的开始。

她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也常想念你们,只要脑子一有空,无论在船上、在车里,或在夜深人静时,都会念念不已……几年来,我彻底体验到‘人非木石’这句话的真义。”

而她搭乘的客轮,并非驶向家人所在的上海,而是虎穴密布的台湾。

为配合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有情报工作经验,且在台湾有亲友关系的朱枫被组织派往台湾,与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将领吴石建立秘密联系,担任其交通员。

临行前,朱枫在给丈夫朱晓光的信里,隐晦地说:“此去将有几月逗留,妹不必惦记……个人的事情暂勿放在心上,更重要的应该去做……几个月后,兄将以更愉快的心情与妹相见,望妹安心等待着更愉快的晤聚。”

只字不提龙潭虎穴的凶险,朱枫将“赴汤蹈火”的决心,藏进“更愉快的晤聚”的期许中。

抵达台湾后,朱枫以探亲为名,寄居在前夫的女儿女婿家中,周旋于国民党高级将领出入的机要场所,凭借过人的胆识与细致的观察力,陆续将重要军事机密传到香港,再转送给组织。

眼看任务即将完成,朱枫也接到上级“速回”的指示。她赶紧购买返港船票,还托人给亲人捎去“凤将于月内返里”的便条。短短七个字,是终于能兑现承诺的雀跃。

谁又会想到,这七个字竟成了她与亲人的最后诀别。

1950年1月,当时的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像一枚炸弹引爆台湾地下党组织,造成台湾地下党史上最黑暗的灾难:1800多人被捕,1100多人被处死,其中就包括朱枫。

1950年2月,朱枫被捕。她受尽酷刑,但坚贞不屈。同年6月,台北马场町刑场,朱枫英勇就义。枪响时,她喊出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余音久久不散。

对儿子的轻声许诺,对丈夫的隐晦期盼,最终都化作刑场上的革命呐喊——这是朱枫用生命兑现的无名之“诺”。

2025-10-12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9659.html 1 3 岂曰无名朱枫“正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