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跃动着七色的光,手牵手托起未来的希望。创造,从心出发,风雨中我们一起成长……”
每周一早晨,宁波美乐雅荧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余名员工都会齐声唱响企业之歌《奋斗者的荣光》,朗读完企业版《羊皮卷》后,再进行员工宣誓和读书分享。
这个独特的晨会仪式,已经成为美乐雅坚持多年的文化传统。
1
用文化“润”出企业温度
美乐雅2005年落户北仑小港工业园,主营荧光娱乐、趣味吹泡水等即兴消费产品,主要出口Walmart、Target、Michaels、Tesco等欧美大型超市。
晶莹剔透的环保泡泡液在精密设备的调配下,汩汩流淌进形态各异的容器中,企业十年如一日,把不起眼的吹泡玩具做到极致,在细分领域问鼎世界。
“吹泡玩具是小朋友们的最爱,必须要保证安全、环保和趣味性,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生产的吹泡水灭菌技术成熟,原料水经过7道以上工序过滤,比饮用水标准更高,力争实现创造美、分享乐、传播雅的企业使命。”美乐雅董事长陆明朗道出了坚守与信念。
为了让员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践行精益制造理念,美乐雅不仅注重设备与工艺的升级,更强调“人”的因素——通过系统性的培训与企业文化的浸润,让每位员工理解岗位价值、掌握精湛技能,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流程的顺畅高效。
每周一早晨8点,美乐雅公司的晨会准时开始。全体员工首先齐声唱响由公司董事长作词作曲的《奋斗者的荣光》,接着朗读四页长的企业版《羊皮卷》,然后进行员工宣誓,最后以《我和我的祖国》歌声结束整个仪式。
这种周而复始的文化仪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们表示,经过长期的熏陶,大家逐渐形成了主人翁意识。
企业对员工成长的重视也落实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上——美乐雅每年投入约70万元培训经费,组织各岗位员工到培训机构进行外训。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图书室,鼓励员工阅读学习,为每位员工提供购书补贴。
为了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公司还会不定时举办职工技能大赛。来自吹塑车间、包装车间、礼品车间及注塑车间的员工同台竞技,通过插棒、封箱、外箱编号及装铝箔袋等比赛项目,展现专业技能。
在美乐雅,员工关怀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保障。
公司有一个独特的规定:员工在公司工作满10年,或者被评为优秀员工的,其父母每月可以收到公司直接打入银行卡的300元补贴。目前,公司300多名员工中,工龄超过10年的有近100人。目前,这项制度已经坚持了12年。
2
公益事业持续,让善意奔涌而出
“帮扶”不仅是美乐雅的企业文化,更成为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在抗台救灾、爱老敬老、移风易俗等各类公益活动中,处处可见美乐雅积极投身的身影。
公司长期关注儿童成长,自2021年起,连续三年向小港街道所有幼儿园免费提供玩具泡泡水、泡泡枪等产品。今年暑假,美乐雅还专门为员工子女开办暑托班,聘请专职老师,并由员工家长轮流值班维护秩序。孩子们在企业空间内写作业、玩积木、下棋、看电影,度过了一个安全而充实的假期。
2012年雅安地震后,公司管理层亲赴当地考察,结对资助了6名困境学生,承诺每年为每名学生提供2000元助学金,并明确即使学生年满18岁,只要仍在就学,资助将持续至其完成全部学业。
美乐雅对老年群体同样关怀备至。2024年,公司联合渡头董工业社区和工会联合会,在新模村成立爱心食堂,为村内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公司签署捐赠协议,承诺连续三年每年捐赠2万元支持食堂运营。此外,每年重阳节期间,美乐雅都会走访慰问新模村80周岁以上老人。
作为一家制造企业,美乐雅还积极探索“共享员工”模式,以应对生产淡旺季的人力需求变化。每年4月至7月生产淡季时,公司与劳务中介合作,将部分员工派遣至其他企业工作;进入9月生产旺季后,则通过中介招聘临时工补充人力。这一模式既避免了人力资源闲置,也保障了员工收入的连续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在企业内部,美乐雅倡导平等沟通、互帮互助的文化,开放、融洽的沟通氛围成为企业文明的生动注脚。
记者 袁先鸣
见习记者 徐嘉胤 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