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落下帷幕,宁波村社的烟火气中,仍升腾着不一样的活力。依托生态、文化、民俗等独特资源,一个个特色消费场景应运而生,不仅留住了游客的脚步,更激活了村社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社区团长的爆单账本到乡村民宿的满房记录,从传统糖糕摊前的长队到村咖的醇香,宁波村社以“小业态”撬动“大经济”。在这份热气腾腾的“成绩单”背后,宁波村社书写了怎样的共富故事?
1
从“刚需满足”到“情感买单”
精准捕捉多元消费诉求
当传统集市、普通住宿难以满足多元消费诉求时,村社从业者以“痛点为起点、体验为核心”,将单一商品或服务升级为“场景化解决方案”,让消费从“刚需满足”转向“情感买单”。
社区团购的爆单印证了“便捷+品质”的需求逻辑。海曙集士港镇一家社区团购门店的团长胡丽娜深耕这行11年,精准抓住企业福利与居民伴手礼的需求,将月饼、柚子、石榴等应季货品打包成高性价比的礼盒,9月柚子销量突破1.5万箱;鄞州仓储服务商邬航森则瞄准团长“货源不稳、损耗高”的痛点,以“订单式采购+日清日结”将损耗控制在1%以内,国庆期间订单较平日翻了一番。这种“终端响应需求、后端保障供给”的链条,让社区团购从“低价跑量”升级为“品质便民”。
乡村消费的“升温”则源于对“体验缺口”的填补。国庆期间,江北区慈城镇打造“去慈城赶集”IP,将千年古街与非遗老行当、实景剧本杀、水陆演艺相结合,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市井繁华;镇海区九龙湖镇的“陆姐姐板栗园”不是只卖板栗,而是打造“打板栗+炒板栗+亲子手工”的文化节,国庆假期日均接待2000人次,还有上海游客专程坐大巴而来;象山县“三个月亮”民宿针对文化体验需求,邀请老渔民开设渔绳结等非遗课,让游客在动手间触摸海岛文化。这种“农产+文化+体验”的业态组合,让村社消费从“一次性购买”升级为“沉浸式消费”,构建起可持续的营收增长极。
就连宠物寄养这样的“小众需求”,也被位于海曙区的芭比堂宠物医院转化为“专业医疗+假期托管+情感安抚”的服务包,60元/天的亲民价格,让“铲屎官”出游无后顾之忧。
2
从“资源沉睡”到“价值重构”
激活村社内生增长新动能
宁波村社的亮眼“财报”,藏着对乡村闲置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过去“养在深闺”的农房、林地、手艺,在从业者的现代审美与运营思维下,突破“农产品售卖”的单一属性,升级为兼具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复合业态,让村社从“资源输出地”变为“价值创造场”。
空间资源的“活化”是最直观的革新。镇海区庄市街道永旺村将昔日垃圾场改造成稻浪环绕的生态区,引入山石咖啡馆后,国庆期间日均接待超300人次,最高日营收破万元;奉化西坞的弜咖啡,把废弃库房改造成三层现代建筑,与周边稻田形成“田园美学空间”;象山县高塘岛乡“语自在·即见东方”民宿,利用1969年老潮汐发电站的独特结构,打造悬崖观日房间,国庆期间游客即便堵6小时也要来体验“工业风与海景的碰撞”。
文化资源的“变现”则让村社更有“记忆点”。鄞州区东吴镇天童老街的糖糕店主谢宏磊,以“老底子味道”为核心,假期日售近千只糖糕,成为老街“网红符号”;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村民陈梅军结合“进士村”文化,研发“进士糕”,在慈城市集每日售罄;海曙区高桥镇学院社区的烘焙社团,以国家级面点师的专业技艺为支撑,将普通蛋黄酥做成“社区共富产品”,经常赶订单要忙到深夜;宏泰广场的非遗面塑摊主郑燕,将面塑从传统题材拓展到“浪浪山取经四人团”,广受欢迎。
3
从“个体增收”到“生态共赢”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闭环
村社经济的活力,不仅是“单点爆发”,更是“全域共赢”的生态闭环。最直接的改变是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余姚大岚镇柿林村72岁的沈调春,靠山货售卖摆脱“日入不足20元”的困境,在当地,毛栗、吊红、茶叶、笋干成了游客追捧的“山乡味道”,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奉化区桃源路夜市的夏凯斌见证摊位从10多家增至五六十家,本地村民通过摆摊增收;镇海区九龙湖镇的王连芬,从普通村民成长为接待200多位外国友人的民宿主理人,年收入显著提升。
更重要的是,这种增收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共生共荣”。后备箱集市让“全民参与”成为可能。在鄞州区花园里,几辆掀开后备箱的车,形成了一条流动的集市,咖啡车主理人Ryan在工作之余摆摊,售卖美食和咖啡;镇海区九龙湖镇的村咖在国庆期间,不仅带动了周边民宿的入住率,还提高了营地的客流量;象山县泗洲头镇墩岙村的共享餐厅既接待游客,也为独居老人助餐,让旅游发展真正“润泽乡里”。
更深层的改变,是城乡要素的“双向奔赴”。宁波“共富直通车”直达墩岙村,打通城区到乡村的交通链路;长三角民宿产业交流活动让宁波村社对接外部资源,形成“城市反哺乡村、乡村服务城市”的良性循环。
从需求侧的精准响应,到供给侧的资源活化,再到共富侧的生态构建,宁波村社的活力,藏在对每一个民生需求的回应里,藏在对每一处闲置资源的盘活里,更藏在乡村振兴的共富追求里。当这种活力成为常态,乡村便不再是“假期限定”的风景,而是可持续发展的幸福家园。记者 马佳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