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本乡情深

——方向明《听潮集》读后

《听潮集》是作者方向明为文友们书写的序、札记、随感、后记等文论集,从2009年到2024年,按年编排,凡五十八篇。内容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文史、民间文艺,更有摄影、电影、书画、儿童歌曲等各种艺术类别,是窥探慈溪市这十几年来文艺生态、创作状况和创作成果的一扇窗户。行文过程中,方向明时有“借题发挥”,回溯慈溪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人文和历史。严子陵、黄东发、孙月峰、高翥以及鸣鹤叶氏和他们的“白湖诗社”,近现代的“乡贤诗人七子”,还有慈溪籍台湾诗人辛郁,剧作家徐进,作家、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姜彬,现代著名诗人应修人,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大师陈之佛等先贤名家,对他们的思想、著作、诗文、作品、行迹等多有记述,合着书中所及的各种文学艺术著作,是了解、读懂慈溪的又一个维度。作者无意间提醒了我们,这块大海赐予的咸碱地,实在开出了不少不同领域影响深远的文化花朵。它们像极了这片海地上尽情怒放的白棉花。

阅读这本《听潮集》,你会发现,虽然作者书写的对象各有不同,但他谈得最多,感触最深的,其实就是慈溪文化。众所周知,慈溪历来以营商闻名于外,“慈溪奇迹”更是举世瞩目。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促达和支撑这一切成就的内在动因,“是这块土地的文化,和这种文化浸润出的慈溪人的精神特质”。而慈溪的学术思想、艺术著作更是更迭有序,源远流长。“殊不知,这里还可以听到另一种声音”,这些年,慈溪的文学艺术创作也是风生水起,成果累累。方向明听到了慈溪文艺的潮涌之声。这也是《听潮集》书名的由来。而对于我们来说,在这本《听潮集》里,无疑还可以听到更多,更为久远的慈溪的潮声。

对于“故土本乡”,更多的人们会不自觉地选择“漠视”甚至“批判”的心态。“他乡的月亮圆”更是一种惯常想法。然而,在这本《听潮集》里,你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每当他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三北平原——这方“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最好例证的土地,以及因此横亘其上,先民们向自然不屈抗争的十余条海塘,常常“心潮起伏,不能自已”。那是数百年来,一代代慈溪人用智慧和汗水筑就的“海塘博物馆”,更是慈溪人的“精神血脉”,是“慈溪的脊梁”,是慈溪人“开拓、坚韧本性的源头”。他感受到了“它血脉的偾张”。如果有外地客人来,他还乐意陪着他们向南走,“向着翠屏山,徜徉上林、杜白”,于云溪间沐浴、感受我们的“慈孝之风”和“越瓷之韵”。那是慈溪“温润的一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气又何尝不在成就着一方人”。这“温润的一面”和因海而生的“不封闭、不守旧的性格和敢于挑战、勇于超越的精神特质”融汇和合,镌刻在了慈溪的骨脊里,植入了基因,引领、成就着我们。

在《家乡的记忆》一文中,作者感叹道,“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地方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他认为“慈溪奇迹”背后潜藏着的精神内核是“最可贵和最根本的”。探寻“精神内核”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城市,不能没有文化”,而“一个有精气神的城市,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在《浙东》百期感言里,方向明又有感而发——“浙东”这个名字更深䆳的内涵是在“文化方面”。他发现了《浙东》从浙东文化中传承而来的精神气质——经世致用、创新精神、兼容并蓄,以及严谨的学风,强烈的人文关怀,不羁的自由精神等。于是他由衷地感叹,编刊物实在是“文化的事情”。他引用作家郭文斌的话,每做一件事,其实是在“完成生命的每一个细节”,“文化的事情,更是如此”。

因此,他读到了沈建基老师诗歌中的“温情和人文关怀”;把“一部中国气派的文化小说”直接给了励双杰的长篇小说《阳谋》;而桑金伟的摄影集《胶片乡愁:慈溪1975-2000》,从深层来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读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慈溪卷》,他又感言,民间文艺并不“低下”,它的广大、丰富、精彩,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实在是,“传承民间文艺,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感慨自己有幸见证了慈溪文化和文学十余年来的进步。然而,“做学问毕竟是孤独、寂寞的”。他也坦言,“如今稀缺的,可能就是这种坐冷板凳、求真学问的精神”。相较于前人,我们又处在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写啊!”他借用周乃复老师《寻绎慈溪文化之源流》后记里的话,真诚地疾呼:让我们大家切切实实地干起来啊!因此,你就不难理解,他对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学人们的激赏,对一部好小说的诞生和一本著作的出版而发自内心的欢呼。

“阅读这部书,时时感到创作者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文化情怀,对现有历史文献有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并非仅仅是熟悉所涉及的历史片段,更重要的是,对更广阔的历史面貌和更深层的历史逻辑有着清晰的把握。”这是方向明写给《秘色重光:慈溪越窑青瓷复烧20年纪实》的一段话。这也是《听潮集》给我的重要感受。如果把其中的“历史”泛化理解的话,我想,这段话用在方向明自己身上也是十分恰当的。

诚如作者所说,“文化的事情,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情。”他对慈溪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025-10-05 □胡新孟 ——方向明《听潮集》读后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8922.html 1 3 本乡情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