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晋曾为她点赞!

群演“孙二娘”的酸甜苦辣

史英志(右)和演员罗晋合影。

大热天,史英志穿着厚重的甲胄演士兵。

10月1日一早,象山影视城的化妆间里已满是忙碌的身影。

44岁的史英志坐在梳妆镜前,在脸上勾勒粗眉、涂抹腮红,这是她演孙二娘的第三年。不到半小时,一个泼辣爽朗的孙二娘形象便鲜活起来。

从2016年踏入影视行业,到如今成为游客熟悉的“孙二娘专业户”,这位象山本地人、群演领队兼演员,在镜头边缘的近十年里,把行业的酸甜苦辣都酿成了故事。

1

寒风中的坚守

与塑料袋上的眼泪

“冬天拍唐朝戏,穿的纱衣薄如蝉翼,站在风口冻得牙齿打颤,却要硬撑着演‘盛世繁华’。”多年在片场喊话,让史英志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

最让她刻骨铭心的,是那些连像样的休息地都没有的日子。一次拍外景,剧组把群演拉到荒郊野外,拍摄间隙连个遮风挡雨的棚都没有。累到极致的他们,只能捡来废弃塑料袋铺在地上,蜷缩着睡会儿。

史英志记得,那天她躺在冰凉的塑料袋上,泥土的潮气渗上来,后脑勺硌着小石子,却困得睁不开眼。迷迷糊糊间,她想起自己曾经朝九晚五的安稳日子,眼泪毫无征兆地掉了下来。

“我现在为什么这样也能睡着?到底图什么?”她哽咽着说,那天她在心里把“不想干了”这句话说了不下十遍,可第二天一早,看到剧组发来的消息,还是习惯性地爬了起来,召集群演们集合。

2

随叫随到的担当

与不被尊重的委屈

“群演领队就像‘救火队员’,不管半夜还是凌晨,只要剧组一召唤,就得随叫随到。”史英志常年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生怕错过一条消息。

有次凌晨一点,她到家洗漱完,还没来得及躺下,就接到剧组电话,说临时要加一场戏,需要200名群演。

她顾不上抱怨,一边在群里发通知,一边往影视城赶,等把所有群演的服装、道具安排妥当,天已经亮了,“累得真想把手机扔了,可一想到群演们等着这份收入养家,又不忍心。”

在片场,她更要时刻耳听八方。只要听到有人喊“群演在哪里”,不管她在干什么,都会第一时间应答“来了来了”,声音要足够大,让剧组知道他们随时都在。然后,立刻带着群演一路小跑往镜头前赶,“必须让剧组看到我们的态度,群演在剧组里虽是最基础的一环,但工作不能马虎。”

让她委屈的是不被尊重的瞬间。一次大中午拍摄,气温高达38℃,群演们穿着厚重的戏服汗流浃背,躺在火热的地面演“躺尸”。一位武行导演却当众开骂:“连‘躺尸’都演不好。”

“我直接冲上去跟他理论。”史英志回忆道,她只求得一份尊重。最终,在副导演的出面调解下,这件事才结束。

而面对个别群演的任性,她更显无奈。

3

认可与温暖的瞬间

足以抵御所有艰辛

尽管满是艰辛与委屈,但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让史英志觉得“一切都值了”。

拍摄《鹤唳华亭》时,她负责统筹几百个群演的调度,从站位到动作细节,安排得井井有条。执行导演把图纸直接交给她,放心地让她负责“百官朝贺”的大场面调度——这份信任,让她至今想起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更让她感动的是,用心工作是会被人看见的。

《鹤唳华亭》杀青时,主演罗晋特意让助理邀请史英志来探班,还拉着她一起合影,感谢她严谨的工作保证了剧组顺利拍摄。

事后,罗晋还让工作人员给史英志寄来一件印有工作logo的羽绒服。那件羽绒服,史英志每次整理衣柜看到,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群演们的依赖,更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史英志说,她习惯让群演们在等戏时多睡一会儿,自己则守在现场盯通告,“他们睡好了,才有精神演戏。”

而当群演们遇到工资结算问题,或是生活上的小麻烦,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她,“他们说‘英姐在,我们放心’,就凭这句话,再苦再累我都能扛。”

4

在热爱里坚守

活成自己的“主角”

从2016年进入这一行,到2023年成为影视城固定NPC(游戏术语,意为非玩家角色)班底的“孙二娘专业户”,史英志的身份在变,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从未减少。“以前当领队,看着自己调度的群演场面出现在屏幕上,会感到自豪;现在演孙二娘,站在店门口,一句‘客官里边请’能逗得游客哈哈大笑,这种成就感特别实在。”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有镜头特写的戏是《将军在上》,她演马思纯身边的喜娘,虽然没有台词,却因为要近距离配合主演,紧张得前一晚反复琢磨动作,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屈膝。

最终,那场戏顺利完成,导演拍着她的肩膀说“状态很对”,这句话让她开心了好几天。

“虽然我只是个小群演、小领队,但在这个行业,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史英志一边整理着孙二娘的戏服,一边说,“只要游客还喜欢看,我就想一直演下去,在影视城里,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吴宙洋

2025-10-02 罗晋曾为她点赞!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8640.html 1 3 群演“孙二娘”的酸甜苦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