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芋艿头

奉化芋艿头(资料图片)

奉化的芋艿头是一道地方名菜,品质上乘,深受好评。据说某省长到过奉化溪口,吃过奉化芋艿头。他笑着说:“这不是荔浦芋头吗?”当陪同的人告诉他这是奉化芋头时,他连连点头:“荔浦芋头不错,奉化芋头更好。”

据《奉化县志》记载,芋艿头在宋代已有种植,至今有700余年历史。明清时期,萧王庙境内前葛一带已广为种植,以后扩大到剡江沿岸的牌亭、罗村、同山岙、石桥等村。1996年,萧王庙被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报》联合命名为“中国芋艿头之乡”。2004年9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奉化芋艿头”实施原产地产品保护。

奉化芋艿头如球形,外表棕黄,顶端粉红色,单个重一千克以上,个大皮薄,肉粉无筋,糯滑可口,既是蔬菜,又是粮食,不但食味佳,而且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

奉化本地人费浪萍种过芋艿,对芋艿头的种植和收藏方法很熟悉。据她介绍,芋艿头的栽种要经过四个过程:一是选优良芋艿子,芋艿子要饱满,无病虫害;二是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深耕翻晒后施足基肥(农家肥);三是播种,每年春季(农历三月左右)将芋种植入土中,株距保持约30-40厘米,再覆上土,覆土厚度为5-8厘米;四是田间管理,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适时追肥,以氨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待到农历六月初一后,出现芋艿籽长出新芽时,及时将新芽用周围泥土覆盖上去,反复两三次,使芋艿头成熟后个头大,形状圆,口感好。到了霜降后,成熟的芋艿头就可以趁天气晴朗时收藏了。奉化有一句俗话:“七月坑,八月羹。”说的就是农历八月十六吃鸭煮芋艿的习俗。

奉化芋艿头有多种吃法,且各具风味,可烘蒸、生烤、热炒、白切、浇汤。若烘蒸,其香扑鼻,粉似魁粟;若煮汤浇羹,又滑似银耳,糯如汤圆。据说芋艿头的加工方法总数达88种,鸭子芋艿、蟹糊芋艿、鸡汁芋艿、鸡汁芋饺、葫芦芋艿、黄鱼夹心芋艿以及“八宝芋艿”闻名遐迩。其中,“八宝芋艿”在2024年浙江省传统文化美食菜品挑战赛中荣获十佳菜品奖和最具人气奖两项大奖。

“八宝芋艿”选用体型圆润、质地细腻的奉化芋艿头作为主要食材,再将海参、蹄筋、鱼肚、虾仁、笋干、鲜贝、松茸和肉丁等8种配料切丁添加其中。这道菜呈莲花状,酱香浓郁,鲜香软糯,入口即化,地域特色鲜明,味道独特,无论是食材的选择、烹饪技艺的展示还是菜品的造型,都展现了厨师对美食的理解。

“八宝芋艿”是一道大菜,制作讲究,技艺要求高。我则比较喜欢一道家常菜——油渣芋艿羹。这道菜选用奉化芋艿头和猪油渣,使芋艿与油渣完美融合,食之口感清醇,口留余香。这道菜价格也比较平民,在奉化的菜馆里都可以吃到。

奉化芋艿头是一道地方名菜,但它又是一个文化的外延。正如宁波俗话所说:“走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三关六码头说的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奉化芋艿头既指尝过美味,又指有身份有地位。当年蒋介石设家宴必有一道奉化芋艿头,能成为蒋家宴席上的座上宾,岂不有身份有地位?

2025-09-27 □王国安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8020.html 1 3 奉化芋艿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