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月饼市场迎来销售旺季。9月23日,记者来到长三角地区头部月饼制造商——浙江荃盛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荃盛食品)。这里刚结束节前备货最繁忙的一周,工人们正细致地清洁生产设备,另有一批“老师傅”将馅团包入面饼,处理最后的尾单。
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这家扎根宁波20余年的传统节庆食品企业正“多条腿走路”,一边联合宁波联通打造5G工厂实现降本增效,一边“内外兼修”征服海内外消费者的“味蕾”,预计今年营收将突破12亿元,同比增幅超20%。
“用产品说话”
如何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荃盛食品的展厅,琳琅满目的各式月饼和糕点给出“用产品说话”的答案——“我们秉持‘宁式非遗,全球用料’的理念,对宁波传统的苔菜月饼进行革新。比如,主打的黑松露云腿酥月内含12道工艺和三重珍味,在整颗蛋黄入馅的基础上,融入意大利黑松露、云南宣威火腿、湘潭寸三莲子,以及酥脆的外皮,用中西结合的美味打开市场。”荃盛食品市场品牌部副总监陆兴元说。
陆兴元注意到,“好吃”和“健康”,是今年国内月饼市场的两大关键词。凭借良好的品控能力,公司成功进入山姆会员商店的供应链,成为其月饼的供应商,并与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目前,我们在服务国内客户之际开辟‘第二曲线’,推广‘荃盛’自主品牌,为大型企业定制带有公司文化的产品,并主推高端大师产品系列,用美味赢得市场的青睐。”陆兴元说。
这份定制服务的能力,令该公司产品一度“出圈”。两年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600号月饼”走红网络,它以医院地址“宛平南路600号”的数字为名,唤起人们对精神健康的关注。这款网友口中的“精神饼”正是由荃盛食品制造,被客户评价为“款式新潮,口感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荃盛食品从去年起正式走向国际,面向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的东南亚华人圈层挖掘“第一桶金”。在宁波海关所属海曙海关的支持下,这些“宁波制造”的月饼不仅是海外华人的思乡寄托,还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工厂员工团购福利的“标配”。
打造5G车间
在陆兴元看来,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是该公司深耕月饼行业另一大“护城河”。“我们这一行,一年只卖1个月,却要提前3个月备战。在旁人眼中月饼、粽子看似简单,但涉及到的需求计划、生产安排、库存管理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因此,做要节庆食品,需要依赖于具有强大研发和供应链能力的专业工厂。”
为此,荃盛集团打造2500万平方米的5G车间,提升烘烤、冷却、包装等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水平。其中,单一车间,仅需50名工人就能日产60万只广式月饼。在数智加持下,企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22%,能源利用率提高11%,运营成本降低23%,不良率大幅降低。
“从接到订单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对原材料采购、排产、组装、物流配送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每一条生产线的进度,都能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陆兴元告诉记者,为提升供应链响应能力,该公司还在宁波、嘉兴、河北等地设立工厂,确保按时交付。
小小的月饼,凝聚着中国人对团圆的追思。荃盛食品把“宁波味”装进每一块面皮,不断推陈出新,正是甬商“敢为天下鲜”的注脚。当中秋的明月升起,这份跨越山海的“宁波制造”,将沿着海上丝路和数字高速,飘向大江南北和四海五洲。
记者 严瑾 通讯员 卢嘉威 李兆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