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北投创园,工程师紧盯屏幕,调试人工智能算法;在宁波(鄞州)社会组织创新园,社会组织忙着策划帮扶方案;在街头巷尾,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走进“甬爱e家”补给休整……从产业园区到社区角落,从创新实验室到服务一线,宁波新兴领域正以“经济强基、组织赋能、群体受益”的鲜明态势,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近年来,我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身影遍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各领域。作为民营经济大市、制造业强市,宁波新兴领域蓬勃发展。这座城市既涌动着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也蕴藏着温润人心的人文关怀。
1
新经济组织:党建领航,让创新活力“澎湃涌流”
不久前,宁波海事局鄞奉海事处党建指导员钱红标来到刚注册成立的浙江海之盛船务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管理难点,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度,确保企业起好步。
“从安全管理制度搭建到运营难点破解,党建指导员的‘上门服务’帮我们稳稳迈出了第一步。”浙江海之盛船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雷提及钱红标的帮扶,感慨不已。
在宁波,像钱红标这样深入新经济组织一线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共有3791人,他们以常态联系、精准指导、贴心服务为抓手,累计处理企业诉求近1.6万件,为新经济组织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这是宁波赋能新经济组织发展的缩影。北仑区新碶街道港兴工业社区搭建企业专属服务平台,联动行政执法、交警等10余个涉企部门形成“协同作战大联盟”,高效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位于奉化区方桥街道的浙江奥迪斯丹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产业链党建拓宽党员培训渠道,“党员先锋岗”带动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技改项目生产效率提升30%……一个个案例印证着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宁波聚焦新经济组织需求,通过“一对一”派驻指导员,确保党组织应建尽建、工作应覆尽覆;通过“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突击队”等创建活动,引导党员骨干在研发、市场开拓、安全生产中发挥带头作用。同时,以“产业链党建”为抓手,打破企业、行业、区域壁垒,构建“一链一特色、一链一品牌”格局,实现项目、经营、人才、技术、风险防控的协同联动;以工业社区为突破,通过社区化治理激活园区发展动能,其服务企业模式已成功创建省级标准,为产业园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宁波经验”。
2
新社会组织:专业赋能,让民生服务“精准滴灌”
“今年台风‘竹节草’来袭,我家葡萄园被淹,多亏江北区壹行人公益发展中心联合爱心商会采购,帮我挽回损失、渡过难关。”鄞州区邱隘镇农户黄冬仙的感激,道出了新社会组织的暖心力量。
原来,壹行人公益发展中心主任赵杰得知灾情后,迅速发起倡议,组织10余家爱心商会认购100箱爱心葡萄送给环卫工人和建筑工人。这一行动既解了农户燃眉之急,又让高温下的劳动者尝到“爱心的甜味”,实现“助农”与“送凉”的温暖双向奔赴。该组织已累计募集8000余万元,捐建4所小学、1所幼儿园、2座桥梁及各类物资,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鲜活例证。
作为连接政府、市场与群众的“纽带”,宁波新社会组织涵盖公益慈善、科技服务、行业协会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它们以专业优势深耕民生场域:象山县大旸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暖暖的新家”项目,为困境家庭改造住所,点亮生活希望;鄞州区华光城社区“亚健康俱乐部”的退休医生,定期为老人量血压、讲健康,把关怀送到家门口;海曙区思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深溪村设计修建龙鹫登山步道,节省成本超50%,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这些实践让民生服务如“精准滴灌”,直抵群众需求痛点。
为让新社会组织更好释放能量,宁波持续完善支撑体系:在全省率先实施社会组织突破跃升《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工作指引》;打造宁波(鄞州)社会组织创新园,提供党建指导、孵化培育等全链条支持。如今,这些专业高效的“社会力量”,正以扎实服务为共同富裕搭建起坚实桥梁,让温暖与希望在城乡角落持续传递。
3
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让城市温度“直抵人心”
“以前在高峰时段给高楼送外卖,门口登记、等电梯,常让订单超时,现在有了专属电梯,效率高多了。”站在宁波中心大厦的外卖专用电梯里,骑手李文豪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同行的心声。曾几何时,东部新城楼宇密集区的午高峰是外卖小哥的“配送梗阻”:门难进、客梯禁用、路线复杂,超时罚款成了悬在头顶的“紧箍咒”。
如何破解“门难进”痛点?鄞州区福明街道主动对接商圈楼宇,在金融硅谷、宁波中心大厦等打造“甬爱楼宇”,设立“外卖绿色通道”与专用电梯,“无接触速通”让漫长等待成为历史。这抹温暖,正是宁波以“甬爱之城”建设为总抓手,用“暖心服务+赋能成长”双轮驱动,通过一系列“暖新举措”,让新就业群体找到归属感,同时引导其融入基层治理,实现“城市温暖他们、他们服务城市”的双向奔赴。
如今,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既是穿梭街巷的城市“摆渡人”,更是被悉心关怀的“新家人”。3万余个“甬爱场景”织就服务网络,在广大外卖员手机里的“甬爱码”集成12项功能,一码畅通、就近充电、需求匹配一键达成;12345热线“4号键”24小时在线,劳动维权、工伤处理、落户咨询等诉求即时响应,让奔波的脚步有了停靠的港湾。
“赋能成长”同样惠及每一个新就业群体,宁波聚焦职业发展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学历提升服务。出台《优化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实施办法》,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范围,支持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打破职业“天花板”。
更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组建“骑士”网格员队伍。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化身“城市网格员”,及时反馈道路破损、垃圾分类不到位等问题;外卖骑手送餐时开展“反诈宣传”“文明劝导”,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
当前,宁波正处高质量发展关键期,新兴领域是经济增长“新引擎”、民生保障“新载体”、基层治理“新阵地”。宁波将持续深化对“三新”领域的服务与引导,以更精准的政策、更暖心的服务、更有力的保障,激发新兴领域活力,让新经济更具韧性、新组织更有担当、新群体更有归属感,为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记者 马佳威 通讯员 梅雪 冯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