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送学路”,藏着最动人的人间大爱

三江热议

郭元鹏

今年6月至8月,《宁波晚报》先后4次持续报道了奉化戴斌一家结对帮扶困难学子小严的爱心事迹,曾被央视关注,无数网友被戴家超越血缘的大爱所感动,也牵挂着小严的一举一动。在今年的高考中,考了638分的小严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类专业录取。

9月8日《宁波晚报》

从奉化到南京,6小时车程、塞满后备箱的行李、亲手整理的床铺——戴斌一家送小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到的画面,让无数网友动容。这场始于结对帮扶的缘分,从媒体报道里的爱心故事,延续到跨越数百公里的“送学路”,不仅圆了困难学子的大学梦,更用超越血缘的温暖,诠释了何为“人间有情”。

今年6月起,《宁波晚报》4次报道戴斌一家帮扶小严的事迹,从生活照料到学业鼓励,戴家始终以“家人”之姿陪伴小严成长。这份善意未因高考结束而终止,反而在小严考上“双一流”高校后,升级为一场郑重的“送学仪式”。两个行李箱装下的不只是生活用品,更是戴家沉甸甸的牵挂;6小时车程丈量的不只是地理距离,更是跨越血缘的情感厚度。当戴斌父母亲手为小严整理床铺时,“陌生人”的界限早已消失,留下的只有家人般的细致与温暖。

小严的幸运,离不开戴家的无私奉献,更折射出社会帮扶的力量。在现实中,不少困难学子面临“求学难”的困境,而戴斌一家的行动,为社会树立了帮扶的典范——帮扶不是“一次性施舍”,而是“长期陪伴”;不是“物质给予”的简单叠加,而是“精神支撑”的持续输送。从央视关注到网友牵挂,公众对这家人的点赞,本质上是对“大爱精神”的认同与向往:当更多人愿意向陌生人伸出援手,当帮扶能从“一时之举”变成“长久之情”,就能为困境中的人点亮希望。

如今,小严已开启大学生活,但这份跨越血缘的情谊,早已成为小严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而对更多人而言,这场“送学路”是一份提醒:善意不分血缘,温暖可以传递。当我们愿意为陌生人多一份牵挂、多一次援手,就能让更多“小严”感受到人间温暖,让社会充满向上的力量。

2025-09-09 三江热议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4654.html 1 3 温暖“送学路”,藏着最动人的人间大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