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教育的美好,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生命的点亮——一位好老师,可以影响另一个生命的选择,甚至改变一群人的人生轨迹。走上教师岗位几年的年轻教师们,曾经受过谁的影响?他们又会影响谁?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我和我的老师”系列报道,聚焦师道传承。
2022年夏,赵晶晶走出大学校门,步入宁波市海曙区信谊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三年时光,她从一位稚嫩的新教师,蜕变为一位从容立足于讲台的优秀年轻教师:海曙区小学语文学科论文一等奖、望春街道青年宣讲活动一等奖、海曙区初任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这份成长的背后,是两位恩师不同方式的点亮与守护。
教师节前夕,赵晶晶向记者坦言:“没有高丽娜老师,我不会走上语文教学这条路;没有胡雅芳校长,我走不好这条路。”
点亮文学梦
让她相信“光”的方向
“高丽娜老师是我求学生涯中,对我影响最深远的老师。”谈起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赵晶晶话语间带着感激。
赵晶晶坦言,在宁波市四明中学读高中时,她曾是一名严重偏科的学生。“数理化一直不太开窍,学得挺吃力,自信心也受到影响。是语文课给了我自信,高老师让我找到了学习的另一种可能。”
在赵晶晶的记忆中,高老师的课堂从不照本宣科。“她上课特别有意思,经常会拓展很多课外内容,尤其是讲现代文学名著的时候,她眼里是有光的。”正是从高老师那里,赵晶晶开始真正喜欢上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等作家,“她不是单纯讲知识点,而是带我们走进文学的世界,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思想。”
最让赵晶晶难忘的是高三那年,高老师的散文集《暮色降临》正式出版。“当时我们整个‘校园文学社’的成员都特别开心,感觉就像身边的榜样成了作家。也让我相信,原来只要坚持心中所爱,真的可以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老师还为学生搭建了实践的舞台。她带头创办校报,赵晶晶参与了从选题、写稿到排版的全过程。
“最让我感动的是,高老师每次都会认真批改我们写的习作,然后打印成册,全班一起鉴赏交流。那种被看到、被认可的感觉,对我这种偏科生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赵晶晶说,“我后来选择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高老师的影响。正是她对文学的那种真诚的热爱,让我觉得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和价值的创造。”
入行遇严师 带领她“稳扎稳打”打磨课程
2022年9月,初出茅庐的赵晶晶与信谊小学胡雅芳校长结为师徒。如果说高老师为她点亮了前行的灯,那么胡校长就是那位帮她修桥铺路,带她砥砺前行的人。
“胡校长是我的教学‘打磨师’。”赵晶晶笑着说,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胡校长就通过“听课—磨课—研课”的循环模式,帮助她打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赵晶晶记得,有一次上课时,胡校长毫无预兆地推开教室门,来听她上课。“那天我正带一年级孩子读一首轻快的小诗,课堂氛围很轻松。胡校长突然推门进来,安静地坐在最后排,我当时心跳一下子就加速了,但还是稳住节奏上完了课。”
课后,胡校长说了一句令她难忘的话:“不是有人听课的那节课才叫课,你的每一节课,都应该像有人听课那样去准备。”
这句话成了赵晶晶教学生涯的座右铭。从此,不管多忙多累,她睡前总会反思第二天的课该怎么上、哪个环节还能优化,“胡校长让我明白,教师真正的功夫,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在胡校长的严格要求下,赵晶晶迅速成长,开始在各种公开课和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将大学所学的理论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能力。“胡校长就像一位严格的‘炼钢匠’,帮我百炼成钢,打磨出教学的真功夫。”赵晶晶说。
不管是点燃还是磨砺 都是爱的表达
在赵晶晶看来,两位恩师虽然教学方法不同,但对学生的用心却如出一辙。
“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点燃的火种,教师要做那个点火人。”高丽娜这样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正因如此,她的课堂从来不仅限于课本知识,“语文是一门很美的学科,它能教会我们如何感受生活之美。我希望学生们能热爱生活中的一切,成为幸福的人。”在教学过程中,高丽娜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
看到曾经的学生如今成长为优秀的语文老师,高老师十分欣慰,“高中的时候,赵晶晶就获得了省里的作文比赛一等奖,那时候我就能感受到她对文学的热爱。在她的成长道路上,如果我能对她起到哪怕一点点的指引作用,这就是作为教师最自豪的事。”
胡雅芳则秉持着另一种教育理念。她经常说:“好老师是磨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对待新教师,既要给机会,也要压担子。”
当胡校长在翻看新教师档案时,留意到赵晶晶简历中“大学宣讲经历”那一行小小的注脚,毫不犹豫地推荐赵晶晶参加街道的宣讲比赛。没有过多的技术指导,胡校长的帮助更像一种坚定的托举,督促她准备好每一场比赛。
“培养新教师,不仅要确保他们能够上好课,更要深入挖掘他们的潜能,发现他们擅长的领域,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胡雅芳说。
“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两位老师的不同方式,其实都是对深爱教育的不同表达。”赵晶晶说,“高老师教会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光,胡校长教会我如何让这束光更加明亮,她们共同塑造了今天的我。”
师道传承,是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从高丽娜老师到胡雅芳校长,从讲台下到讲台上,赵晶晶在两位恩师的引领下,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今天,她也正以同样的用心与热爱,努力成为学生的点灯人、引路者。记者 林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