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老师,快看!这是我画的您上课的样子!”9月3日课间,阳光洒进鄞州区实验小学的教室,学生王瑞希蹦蹦跳跳地来到蔡燕娜老师面前,将一幅画像塞到她手中。画纸上,蔡老师上语文课的模样被勾勒得格外温暖。
这样的温情场景,在蔡燕娜老师13年的教学生涯中时常上演。从儿时受恩师启蒙种下教师梦,到如今成为扎根乡村教育沃土上的“播火者”,这位80后教师始终用一颗赤诚的童心、一份执着的热爱,在鄞州乡村校园里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温暖而动人的教育故事。
童心为桥 让乡村孩子爱上语文
“周三最特别啦!这是一周中我最期待的日子,因为我可以穿着软软的睡衣,在沙发上听蔡老师讲故事。”提起“周三睡衣阅读日”,鄞州区实验小学207班学生龚宸浠的眼里满是期待。原来,蔡老师每周都会给孩子们录制一个童话故事,与孩子们共读一本书。
到了周三晚上7点,蔡燕娜的故事音频准时出现在班级家长群里。点开音频,开头总是她温柔的问候:“hello,亲爱的小朋友们,又到了我们的‘周三睡衣阅读日’。今晚,你们穿好舒服的睡衣了吗?让我们竖起小耳朵,一起来听故事吧!”伴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孩子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
这一特别活动的诞生,源于蔡燕娜对乡村学生阅读现状的观察。“很多乡镇家庭忙于生计,父母忙着在外务工,晚上回家后要么累得只想休息,要么不知道怎么陪孩子读书,缺乏营造阅读氛围的条件,孩子们很难体会到阅读的松弛感。”蔡燕娜深知乡村家庭阅读氛围的缺失,也明白无作业日的空闲时间若不引导,很容易被电子产品占据。于是,从2018年起,她推出“周三睡衣阅读日”,还利用课余时间录制《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等故事音频,分享到班级家长群。不仅如此,平日里她也常阅读亲子教育相关书籍,并将书中实用的育儿智慧录制成音频,与家长们分享、彼此鼓励,共同提升育儿理念。她始终坚信:“不仅要让孩子爱上阅读,还要带动家长参与,形成家校共育的阅读生态圈。”
正是在这般充满书香与温情的环境熏陶下,她带过的每一届学生中,总会涌现出一颗颗热爱阅读、痴迷写作的“种子”。曾经害怕写作的小季同学,便是最好的见证。最让蔡老师感动的是,小季在一篇题为《读书的意义》的作文中写道:“以前我觉得读书是为了让老师和爸妈开心,现在我知道,读书能让我看到更远的世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看到这段话时,蔡燕娜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明白,我们播下的不仅是写作的种子,更是成长的力量。”
爱心为炬 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路
“蔡老师,教师节快乐!我会好好学习,以后给你写更长的信。”每年教师节,蔡燕娜都会收到一封特殊的礼物,来自毕业生欢欢的手写贺卡。欢欢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儿,6年前刚入学时,她总是独自跑到教室外游荡,不与同学交流,连最简单的拼音都难以掌握。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蔡燕娜暗下决心要帮欢欢融入集体。每天早读课,她会单独陪欢欢练习拼音,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教,一遍不行就十遍;课间,带她加入同学们的游戏,鼓励大家陪欢欢一起画画;发现欢欢对色彩特别感兴趣,蔡燕娜特意在教室一角布置“绘画角”,备齐画笔和画纸,让欢欢能够用画笔自由表达内心世界。在蔡老师的影响下,班级里的同学也主动关心欢欢:有人帮她整理书包,有人陪她做手工,曾经孤僻的欢欢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六年级即将毕业,欢欢抱着蔡燕娜,断断续续地说:“蔡老师,我不想离开你。”如今,欢欢虽已经升入初中,但依然会和蔡燕娜联系,分享自己的生活。“看到她能自信地和别人交流,认真地学习,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蔡燕娜的语气里满是欣慰。
除了呵护特殊学生,蔡燕娜还积极探索乡村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2019年,作为校教科主任的她,结合学校农场和鄞州乡村地域特色,创新推出“快乐劳动36技”习养课程。在学校的“绿野农庄”里,学生们跟着蔡老师学习播种、浇水、施肥,体验从一粒种子到一颗果实的成长过程。
“上学期我们刚收了自己种的黄瓜,孩子们把黄瓜带回家和爸妈分享,还写了观察日记,字里行间都是成就感。”蔡燕娜笑着说。如今,鄞州实验小学的劳动教育已成为区域品牌,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劳动实验学校”,“快乐劳动36技”课程也入选浙江省首批优秀案例。
薪火相传 把热爱传递给更多人
“如果不是陈老师,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教师。”回忆起自己的小学时光,蔡燕娜总会提起恩师陈美萍。20世纪90年代,蔡燕娜在姜山镇中心小学(现鄞州区实验小学)就读,陈美萍老师的语文课让她爱上了文学。“陈老师的红笔像有魔力,总会在我们的周记本上写下长长的评语,还会把优秀的作文念给全班听。”蔡燕娜笑着说。正是那一句句真诚的鼓励,那一页页细致的批注,在她心中悄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将来,我也要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2012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蔡燕娜,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母校任教。“我想把陈老师给予我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乡村孩子。”带着这份初心,她在教学中不断成长,不仅成为宁波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还曾荣获浙江省“春蚕奖”、宁波市“四有”好老师、最美鄞州人等荣誉。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2017年起,蔡燕娜担任鄞州区新教师入职培训讲师,连续8年为鄞州区新教师分享成长经验。她会带着新教师一起磨课,从课堂导入到作业设计,逐一细致指导;也会把自己14个课题、50余篇论文的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还创办“润心读书会”,带领青年教师阅读教育专著,提升专业素养。
“蔡老师就像我们的‘引路人’,不仅教我们怎么上课,还告诉我们要用心对待每个孩子。”2019年入职的新教师朱倩说道。
除了校内的“传帮带”,蔡燕娜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作为浙江省微型党课宣讲员,她曾5天内赴舟山、绍兴等地宣讲11场,用教育故事传播正能量;作为姜山镇家庭讲师团成员,她组织“行走在大自然的课堂”亲子公益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感受自然之美,还为家长们开展幼小衔接讲座,助力家庭教育。
“播撒星星点点的柔软、温暖和光明。”这是蔡燕娜常挂在嘴边的话。13年来,她从一名怀揣梦想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乡村教育的 “深耕者”。
“未来,我还想继续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深耕,让更多孩子因为教育而绽放光芒。”蔡燕娜的眼中,满是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与热爱。
记者 钟婷婷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