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老人术后焦虑不安 护士用听诊器暖心沟通

杨丽琼以听诊器为“声音桥”安抚老人。

“伯伯,别怕,手术很成功,我们都在这里陪着您,等下就送病房。”“尿管插着,有想小便的感觉很正常,您放松,拉出来就好,不要紧张……”9月1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麻醉复苏室里,监护仪的声响此起彼伏,在这里正发生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插曲。麻醉护士杨丽琼拿着听诊器,用宁波话安抚着术后刚苏醒的倪老伯。

79岁的倪老伯是一位听障老人,他刚刚完成手术从全身麻醉中醒来,意识尚未清醒,用含混的宁波话不断呼唤家人。麻醉护士杨丽琼迅速上前,俯身贴近老人,耐心分辨他模糊的发音,终于明白:老人因为尿管不适,误以为自己需要上厕所,生怕“尿床”,急着回病房。

杨丽琼轻声安抚,但老人因听力障碍无法听见,依旧焦急地比划。就在这时,她灵机一动,立刻转身取来一副听诊器,将耳件轻轻放入老人耳中,自己则对着听筒,像握对讲机一样,一字一句用宁波话回应。

通过这段特殊的“声音桥”,老人终于听清了每一句话。他紧握的双手渐渐松开,脸上的焦虑转为安心,缓缓躺回床铺。这温暖的一幕被同事悄悄记录下来。

杨丽琼说:“我们的患者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被理解、被安慰。”麻醉复苏室是全麻患者苏醒的第一站,也往往是术后患者最脆弱、最需要关怀的时刻。医护人员不仅守护着生命体征的平稳,更守护着每一位患者脆弱的心灵。他们为孩子擦泪,为病人调药,为家属解惑,用专业与温暖扛起“无影灯下的无名英雄”这一称呼。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张林霞 李奕青 文/摄

2025-09-04 2 2 宁波晚报 content_233857.html 1 3 听障老人术后焦虑不安 护士用听诊器暖心沟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