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工作、生活的节奏逐渐地慢了下来,也就是这一慢,却让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丰盈与多彩。闲暇时品茗莳花,看看闲书,写写随笔,到大自然用镜头定格四季的流转与美好。更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在家听听音乐,做做女红,似乎骨子里的许多爱好在慢时光里又活色生香起来了。
小时候,我的白衬衫胸口或领口总有一朵母亲绣的不同类型的小花。时光冲淡了许多记忆,然而母亲在清贫的生活中寻找日常美好的心思,却像太阳花的种子一样,种在了我的心田,悄然生根发芽。我始终觉得纯手工的东西自带温度、气质独特、无可替代且令人着迷。
不知是不是受家庭的影响,从小我除了喜欢阅读,还对精美的瓷器、木具、绣花物件等传统的东西感兴趣。一些旧物件看似已过时,其实经久耐看。好的女红也如此,是技术,更是艺术。那些民间传了几代人的经典样式和作品,外形娟秀大气、做工细致精巧。就像一首首精美的小诗,让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而自创作品,不仅要有美的感悟力,还要有美的创造力。这是机器流水线上生产的东西望尘莫及的。
我喜欢在端午节绣一些香囊,放进春天时从郊外采晒的艾草或从中药房配来的防病避蚊的中药香包,自用或送家人朋友;也喜欢在春节应景做些不同花纹的锦缎红包,红底仙鹤图案的给长辈,鱼跃龙门的给孩子,花开富贵的给年轻人;还喜欢穿改良版传统服装,做不同的口金手包搭配它;更喜欢用老粗布做各种大大小小的茶席,茶器配上用老粗布做的各种茶席,似乎更添加了美感和温度;有时会随手画芦苇、大雁、远山,绣个茶席,取个诸如《山高水远》的名……于我而言,这一件件都是多么快乐而美好的事!
当针线绕过指尖,穿过布的经纬,哪怕做的是个小物件,也是那么独特耐看,值得细细品味。我觉得,女红大概就是古时代女子用针线写的诗句吧。
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女红作品《锦绣口金》香囊被评为“聚元杯”宁波市基层文艺社团风采大展示系列活动之民间工艺作品大展优秀作品。那年8月,当看到自己亲手配色、缝制的锦绣口金香囊与其他来自宁波各县市区的民间手工艺品在老外滩城市展览馆展出时,我说不出的开心。
同年底,我的女红系列作品《母亲的四季》获“农信杯”第二届中国(宁波)女性创业节布依土布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那一年,我家所在的社区热心邀请,专门在我家楼下设立“书芳工作室”。从此,每逢传统节日,我会利用休息时间教大家做红包、香囊、茶垫、口金包等传统女红课……2022年11月,我被江北区人民政府、区文广局授予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香袋制作)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不断的学习及实践中,我的“书芳女红”公益课,也从社区、村文化大礼堂走到了宁波市图书馆,从老年大学、青年夜校走到了宁波大学,所教学生不仅有70后80后,还有00后10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体验做女红了。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有时我们似乎忘记了时光也曾悠然缓慢。让我们在煮茶焚香的悠然时光中,爱诗书、爱女红……静享美好生活。